目的 应用两种不同的玻璃体切割系统在儿童白内障术中行后囊切开联合前玻切术,术中同期植入人工晶状体,对术后视轴混浊的发生率进行回顾性分析。 方法 因先天性及发育性白内障收入青岛眼科医院白内障科并行手术治疗的小于等于8岁患儿,排除先天性发育异常、与白内障无关的其他眼部疾病、永存原始玻璃体增生症及神经系统发育不良等疾病,记录他们的手术年龄、性别、手术方式、术后随访时间、术后视轴混浊的发生率及发生时间。 结果 共66名(104眼)先天性白内障及发育性白内障患儿纳入研究对象,其术中均在行后囊膜切开及前段玻璃体切除后同期植入人工晶状体,经过平均38.5月的随访,术后视轴混浊的发生率为10.6%(7/66)。应用18G同轴玻璃体切割系统和经巩膜扁平部的25G玻璃体切割系统行后囊切开及前玻切术,术后视轴混浊的发生率分别为17.1% (6/35) 和3.2% (1/31),二者无统计学差异。但是应用18G玻璃体切割系统的患儿,有3眼人工晶状体术中植入睫状沟,14眼术后发生明显的虹膜后粘连;而应用25G玻切系统的患儿,所有患眼人工晶状体均同期稳定植入囊袋内,术后仅有2眼发生轻度的虹膜后粘连。 结论 应用18G同轴或25G玻璃体切割系统在儿童白内障摘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操作中行后囊膜切开联合前段玻璃体切除手术,均降低了白内障术后视轴混浊的发生率,而经巩膜扁平部的25G玻璃体切割系统增加了手术的安全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