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 探讨辛伐他汀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大鼠外周血内皮祖细胞(EPCs内皮祖细胞)数量及视网膜病变的影响。 方法 雄性成年Wistar大鼠80只,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安慰剂组、辛伐他汀组,每组各20只大鼠。实验组采用腹腔注射链尿佐菌素(STZ)建立DR大鼠模型。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不给予任何干预;辛伐他汀组予辛伐他汀20mg/kg灌胃,1次/d;安慰剂组给予等量蒸馏水灌胃,1次/d。分别于1、4及12周时取静脉血,采用流式细胞仪分别计数各组大鼠外周血EPCs数量的变化。于12周时处死大鼠,摘除眼球行苏木精-伊红(HE)染色,采用伊文思蓝(EB)定量检测血-视网膜屏障(BRB)的破坏程度,免疫组织化学法分析CD31在大鼠视网膜中的表达。实时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NOS)、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及血管生成素-1(Ang-1)在视网膜的表达。对比分析EPCs的数量改变与视网膜病理变化的相互关系。 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大鼠相比,注射STZ后1、4、12周时安慰剂组大鼠外周血EPCs计数均降低;注射STZ后1、4、12周时辛伐他汀组大鼠外周血EPCs计数明显高于模型对照组和安慰剂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组织病理学检查显示,正常对照组大鼠视网膜各层结构清晰、排列整齐、形态正常;模型对照组和安慰剂组大鼠视网膜细胞排列紊乱,细胞核肿胀、体积增大,视网膜组织水肿;辛伐他汀组大鼠视网膜各层组织水肿减轻,细胞排列渐规则。模型对照组和辛伐他汀组大鼠视网膜平均EB渗漏量较正常对照组显著增加,辛伐他汀组较模型对照组明显减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65.808,P<0.05)。CD31在正常对照组表达为弱阳性,辛伐他汀组表达强度较模型对照组增强;eNOS在模型对照组表达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减弱,辛伐他汀组表达强度较模型对照组增强(t=-2.750,2.230,P<0.05);iNOS和Ang-1在模型对照组表达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增强,辛伐他汀组表达强度较模型对照组减弱,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3.881,-1.144, 4.244,-1.458,P<0.05)。 结论 辛伐他汀可动员DR大鼠外周血EPCs,诱导视网膜内皮细胞迁徙分化,减缓DR进展,其可能机制为调节eNOS和iNOS等内皮形成相关因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