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 评估将一个角膜供体用于需要前板层角膜和带部分基质的角膜内皮植片的两位患者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 方法 采用Amadeus Ⅱ微型角膜板层刀(瑞士)系统将新鲜角膜植片分割后,将带部分基质的角膜内皮植片用于自动角膜刀取材角膜内皮移植术,剩下的前板层角膜供体则用于前板层角膜移植术。回顾2010年3月至2011年12月期间在温州医学院附属眼视光医院住院的17例行角膜内皮移植患者和与其供体角膜配对的17例接受前板层角膜移植的患者,术后随访4~24月。术后随访予行眼前节照相、医学验光、前节OCT检查,角膜内皮移植患者增加角膜内皮计数检查,并对手术前后视力进行比较。 结果 17例角膜内皮移植患者术后角膜内皮植片均贴附良好,术后最佳矫正视力较术前显著提高。除一例碱烧伤患者因晶状体混浊,无法验光外,其余术后医学验光平均散光为(1.69±0.59)D。17例角膜内皮移植患者平均角膜内皮计数为(2128±244)个/mm2,平均角膜内皮植片厚度为(152±46)um。17例前板层角膜移植患者中,一例酸烧伤患者术后出现角膜植片新生血管化,视力较术前下降外,其余16例患者术后视力较术前显著提高。该16例患者术后医学验光平均散光为(2.5±0.95)D,平均前板层角膜植片厚度为(344±40)um。 结论 将一个角膜供体用于两位患者的方法临床疗效显著;经长期随访,其安全性值得肯定。在我国角膜供体极其缺乏的现状下,这样的技术可以扩增角膜供体来源,意义重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