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 探讨VEGF、SDF-1在静止期翼状胬肉组织、活动期翼状胬肉组织和正常球结膜组织中的表达情况。 方法 选取2011年4月至2011年7月翼状胬肉患者胬肉组织共23例做为实验组,其中活动性翼状胬肉13例,静止期翼状胬肉10例; 正常球结膜组织10例做为对照组。采用HE染色的方法观察正常球结膜组织、静止期翼状胬肉组织和活动期翼状胬肉组织的组织学形态,比较三种组织的组织学形态的差异,计算每髙倍镜视野下炎性细胞数量。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各组标本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利用IPP图像分析软件定量测定标本中SDF-1、VEGF的平均光密度值。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 1、SDF-1表达情况:SDF-1阳性表达主要位于全层上皮细胞以及血管内皮细胞、炎性细胞的细胞浆和细胞膜,10例静止期翼状胬肉组平均光密度值0.1063±0.0006,13例活动期翼状胬肉组平均光密度值0.1595±0.0007,10例正常球结膜组平均光密度值0.0713±0.0012,三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233,P<0.01)。活动期翼状胬肉组SDF-1平均光密度值与静止期翼状胬肉组相比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VEGF表达情况:VEGF阳性表达主要位于全层上皮细胞以及血管内皮细胞以及炎性细胞的细胞浆和细胞膜, 10例静止期翼状胬肉组平均光密度值0.1082±0.0004,13例活动期翼状胬肉组平均光密度值0.1748±0.0006,10例正常球结膜组平均光密度值0.0713±0.086,经统计学分析,三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684, P<0.01), 活动期翼状胬肉VEGF平均光密度与静止期翼状胬肉组SDF-1阳性区域平均光密度相比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翼状胬肉中SDF-1平均光密度值与VEGF平均光密度值存在相关性,相关系数r=0.97,p<0.01。翼状胬肉患者SDF-1的表达程度与平均每髙倍镜视野下炎性细胞的数量呈正相关,r=0.965,P<0.01。 结论 1、SDF-1、VEGF在翼状胬肉中高表达,提示它们可能参与了翼状胬肉的发病过程。2、SDF-1、VEGF在翼状胬肉中的表达存在相关性,提示在翼状胬肉中SDF-1、VEGF可能存在相互调控的关系。3、SDF-1、VEGF在活动性翼状胬肉中高表达,提示它们可能参与了翼状胬肉的发展过程,SDF-1、VEGF表达水平可以作为判断翼状胬肉活动程度的客观指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