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原发性青光眼并发睫状体脱离的临床观察及讨论 |
|
作者:朱乐如 文章来源:温州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 点击数:318 更新时间:2012/9/13
|
|
目的 观察各种类型原发性青光眼的睫状体脱离发生、发展、治疗及恢复情况,探讨睫状体脱离发生的机理,比较其与未发生睫状体脱离者的预后,以期寻找有效的预防及治疗方法,同时评价超声生物显微镜在其诊断及预防术后浅前房发生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 对2008年5月至2009年3月收住入院的131例原发性青光眼患者术前常规行超声生物显微镜检查,其中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82例,原发性慢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29例,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患者20例。根据是否有睫状体脱离,将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急性发作期眼分为睫状体脱离组和无睫状体脱离组,无睫状体组眼压控制于正常范围后手术,睫状体脱离组术前予以降眼压、使用或不使用激素治疗后手术,观察两组前房深度、眼压及术后前房情况。 结果 原发性慢性闭角型青光眼及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患者中未见睫状体脱离,急性闭角型青光眼中仅急性发作期眼检出睫状体脱离,发生率为12.2%,余各期均未检出睫状体脱离。睫状体脱离组激素治疗有效,激素治疗后恢复时间和脱离的高度相关。睫状体脱离组和无睫状体脱离组术后浅前房的发生率分别为20%和1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 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急性发作期可合并睫状体脉络脱离,经皮质激素治疗能痊愈,术前有睫状体脱离者不会增加术后浅前房的发生。术前行UBM检查,能有效的发现睫状体脱离,预防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
|
|
会议投稿录入:毛进 责任编辑:毛进 |
|
|
上一篇会议投稿: Visual acuity improvement of vitrectomy with laser treatment for optic disk pits with macular detachment 下一篇会议投稿: 以干眼为主诉就诊的青光眼7例临床分析 |
|
|
【字体:小 大】【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