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公告:

  没有公告

您现在的位置: 心灵之窗-眼科医生网 >> 眼科常识 >> 第17届全国会 >> 正文
专题栏目
更多内容
相关文章
更多内容
白细胞粘附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           ★★★
白细胞粘附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
作者:田霈 文章来源: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点击数:324 更新时间:2012/9/13

目的 本实验研究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 DR)患者细胞间粘附分子 1 ( Intercellular adhesion molecule-1 , ICAM-1)β2-整合素家族中的CD18FasFas-L的变化,并通过共培养人视网膜微血管内皮细胞(Human retinal endothelial cells, HRECs)与人外周血白细胞,观察白细胞粘附对内皮细胞凋亡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机制。
方法 采集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及健康体检者空腹抗凝静脉血2ml(各30例),应用percoll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外周血白细胞,通过流式细胞学分析外周血白细胞表面CD18Fas-L表达。从眼库获得DR患者视网膜及非DR患者视网膜各10例,Western blot检测人视网膜ICAM-1Fas蛋白表达。原代培养HRECsCD31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检测HRECs纯度大于95%,应用第3-5代细胞进行实验。DR患者外周血白细胞及血糖正常人外周血白细胞分别在低糖(5.5mM)或高糖(25mM)环境下与HRECs共培养24h,流式细胞仪CD144 PE -Anexin V FITC-PI三重标记检测共培养后HRECs凋亡情况。BCECF AM荧光探针预先标记白细胞后与HRECs共培养12hTUNEL原位标记凋亡的HRECs,共聚焦显微镜检测白细胞粘附引起的HRECs凋亡。之后分别用ICAM-1CD18FasFas-L中和抗体预处理白细胞或HRECs后重复上述检测凋亡实验。
结果 流式细胞学结果显示DR患者较正常者外周血白细胞表面CD18Fas-L表达显著升高(P < 0.05)。Western blot显示DR患者较血糖正常者视网膜ICAM-1Fas蛋白表达增加(P < 0.05)。高糖条件下共培养DR患者白细胞和HRECsHRECs凋亡率较其他各组显著升高(P < 0.05)。共聚焦显微镜显示有白细胞粘附的内皮细胞凋亡明显。加入ICAM-1CD18FasFas-L中和抗体中任一种,均可抑制共培养后HRECs凋亡。
结论 炎症反应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中发挥作用,ICAM-1CD18介导的白细胞粘附对视网膜微血管内皮细胞凋亡起重要作用,其机制可能为通过Fas-FasL途径启动细胞凋亡。

会议投稿录入:毛进    责任编辑:毛进 
  • 上一篇会议投稿:

  • 下一篇会议投稿:
  • 【字体: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眼科医生网 眼科医生网版权所有 @ 1998-2012
    部分文章和资源来源于网络,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请指出! 站长:毛进
    信息产业部备案
    *京ICP备180301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