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 观察米诺环素对碱烧伤诱导角膜新生血管是否有抑制作用,并研究其抑制碱烧伤诱导的角膜新生血管的机制。 方法 BALB/C小鼠90只,碱烧伤诱导角膜新生血管。将小鼠随机分为三组(30只/组)分别腹腔注射米诺环素60mg/kg(6mg/ml)、30mg/kg(3mg/ml)和PBS10ml/kg,2次/天,连续14天。碱烧伤后4天、7天、10天和14天,观察角膜新生血管和上皮愈合情况,并计算角膜新生血管面积和上皮缺损面积占全角膜面积的比值。第14天取材,眼球石蜡切片HE染色观察各组角膜形态和炎症细胞。实时定量PCR检测各组角膜组织中VEGF、VEGFR1 、VEGFR2、bFGF、 TNF-α、IL-1α、IL-1β、 IL-6和 MMP-2、8、9、13 的基因表达量。明胶酶谱法检测各组MMP-2和MMP-9的相对蛋白量,ELISA检测各组IL-1β和IL-6的蛋白含量。 结果 碱烧伤后4天、7天、10天和14天,三个组的角膜新生血管面积比均有明显差异(p<0.01)。其中高浓度给药组角膜新生血管面积较对照组在各观察点均明显降低,而低浓度给药组和对照组间除第4天外,其余观察时间点角膜新生血管面积比无统计学差异。在4、7、10天三组间角膜上皮缺损面积有显著差异(p<0.05),其中高浓度组在各时间点比对照组和低浓度组都减少,第10天高浓度给药组角膜上皮全部愈合。低浓度组在第7、10天缺损面积比对照组低 。VEGFR1、VEGFR2、 bFGF、 IL-1β、 IL-6和 MMP-2、9、13的mRNA表达量在三组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高浓度给药组较对照组明显降低,低浓度给药组比对照组仅VEGFR1、 IL-1β、 MMP-9和 MMP-13的表达有显著降低。MMP-2、9的酶原和活性蛋白表达量三组间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其中高浓度给药组较对照组显著减少,低浓度给药组和对照组间差异除MMP-2活性蛋白外余均无统计学意义。 IL-1β和 IL-6的蛋白表达在三组间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其中高浓度给药组比其余两组显著减少,低浓度组和对照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 腹腔注射米诺环素60mg/kg/bid能有效抑制碱烧伤后小鼠角膜新生血管,其机制可能是促进上皮愈合、抑制血管生长因子、炎症因子和基质金属蛋白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