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 探讨不同人工晶状体植入方式治疗儿童无晶状体眼的临床意义。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5年10月-2009年10月在邢台市眼科医院治疗的儿童无晶体眼行Ⅱ期人工晶体植入术的患儿211例350眼。平均年龄(4.12±0.83)岁。依术式分为三组:囊袋内植入组(A组)、后囊膜夹持植入组(B组)和睫状沟植入组(C组)。A组70例126眼,在粘弹剂辅助下应用虹膜整复器等分离前后囊膜,重建囊袋(必要时以玻璃体切割头修整前后囊膜边缘),植入人工晶体于囊袋内;B组76例128眼,应用玻璃体切割头咬切修整后囊孔形成3.5mm×5.5mm椭圆区,行人工晶状体睫状沟植入,下压人工晶状体光学部嵌入后囊孔完成后囊膜夹持;C组65例96眼,行常规人工晶状体睫状沟植入术。观察各组患儿术后两年视力、屈光状态及人工晶状体移位等并发症情况。 结果 1.术后视力: 矫正视力0.3~0.5者A组84眼(66.67%),B组90眼(70.31%),C组50眼(52.08%), A、B组明显多于C组(P<0.05),A、B组间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2.人工晶状体移位: A组1眼(0.79%),B组1眼(0.78%),C组21眼(21.88%),A、B组明显少于C组(P<0.05),A组与B组间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3. 虹膜后粘连:A组3眼(2.38%)、B组4眼(3.12%),C组16眼(16.67%),其中C组4眼(4.17%)出现后发性白内障,A、B组与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Ⅱ期人工晶状体囊袋内植入是治疗儿童无晶状体眼的最佳选择,后囊膜夹持植入术亦可获得满意效果,是囊袋内植入的理想替代方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