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单疱病毒性角膜内皮炎的实验研究 |
|
作者:杨华 朱… 文章来源:西安市眼科研究所 邮编 710002 点击数:1923 更新时间:2004/7/4
|
|
目的:观察兔单疱病毒性角膜内皮炎的病理改变及疗效。方法:建立兔角膜内皮炎的动物模型,并在前房接种HSV—1后8—10天出现典型的临床表现(角膜内皮混浊,基质水肿,前房渗出等)后将四只兔处死。内皮刮片做免疫荧光检测 ,同时电镜观察角膜组织结构改变及病毒颗粒。另将18只兔随机分为3组进行治疗。1组用1%ACV+地塞米松,球结膜下注射,一日两次。2组用1%ACV,球结膜下注射,一日两次。3组用生理盐水球结膜下注射,一日两次。观察疗效。结果:1.角膜内皮刮片免疫荧光检测HSV—1抗原呈阴性或弱阳性2.电境下观察角膜内皮及基质细胞水肿明显,形态不规则,有炎性细胞及浆细胞侵润,无明显结构破坏,未发现病毒颗粒。3.三组治疗结束后,1组平均治疗天数为5.10 +1.23天,2组平均治疗天数为8.42 +1.40天,3组平均治疗天数为9.21+ 2.56天。1组与2,3组间疗效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1.证实了单疱病毒性角膜内皮炎病理改变主要是由于内皮细胞受到自身免疫活性细胞的攻击,使其屏障功能破坏而引起的。2.局部运用抗病毒药物与激素联合治疗单疱病毒性角膜内皮炎疗效最佳。
关键词 单疱病毒 内皮炎 |
|
|
会议投稿录入:毛进 责任编辑:毛进 |
|
|
上一篇会议投稿: A型肉毒杆菌毒素治疗眼睑痉挛临床观察 下一篇会议投稿: 激光联合抗菌素治疗慢性泪囊炎 |
|
|
【字体:小 大】【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