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 男,73岁。因左眼鼻侧视物遮挡感两年余,于2002年5月31日来我院眼科就诊。数年前左右眼先后有过视物遮挡病史,未治自愈,但其后双眼视力下降,1997年在外院诊断为老年黄斑变性,有高血压病史十年,糖尿病病史两年,均服用药物控制。体检:BP:190/105mmHg,右眼视力0.1,左眼视力0.04(颞侧),双眼前节未见异常,眼底检查:右眼视盘界清,色正常,黄斑区地图状视网膜及脉络膜萎缩,中心凹鼻下方一处色素沉着,后极部可见粗大的脉络膜血管及其分支血管网,颞侧血管末端见两处深桔红色结节样病变,颞上血管弓处见一约2DD大小的桔红色改变,眼底未见玻璃膜疣(图1)。左眼视盘界清,色正常,可见视网膜动静脉压迹,黄斑区见视网膜、脉络膜萎缩及色素沉着,颞下静脉旁距视盘2DD处见小片状出血,未见玻璃膜疣,黄斑区颞上血管弓下方见约2DD大小的网膜水肿隆起,其颞侧见橘红色病变和约6DD范围的泡状神经上皮脱离及出血性色素上皮脱离(图2)。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undus fluorescein angiography,FFA )检查:右眼可见后极部透见荧光及色素遮蔽荧光,未见荧光渗漏(图3)。左眼见黄斑颞上血管弓下方及颞侧有两处如葡萄状荧光渗漏灶,颞侧呈荧光遮蔽,晚期淡荧光(图4)。吲哚菁绿血管造影(indocyanine green angiography,ICGA)检查:右眼深桔红色结节样病变相应处见脉络膜血管末端膨大,晚期呈强荧光,未见渗漏(图5)。左眼黄斑颞上血管弓下方及颞侧见脉络膜分支血管网,末端瘤样扩张,出现如葡萄状荧光渗漏灶,颞侧呈低荧光(图6)。实验室检查:空腹血糖为7.1mmol/l。诊断为双眼息肉状脉络膜血管病变,于2002年7月1日行左眼经瞳温热治疗( transpupillary
thermotherapy ,TTT),使用QUANTEL-BVI公司的810nm半导体激光(VIRIDIS-TWIN)。术眼复方托品酰胺充分散瞳,0.5%丁卡因表面麻醉,安放OCULAR INSTRUMENTS公司PRP165全网膜光凝镜,参数采用颞侧病灶4.0mm直径光斑,750mW,60sec;血管弓下病灶3.0mm直径光斑,650mW,60sec。治疗后观察到治疗区视网膜色泽轻灰色反应。2002年11月12日复诊显示右眼同前,左眼原渗漏消失,视网膜平伏。
2003年7月21日复诊时发现,右眼黄斑区萎缩灶颞侧边缘原圆形深桔红色病变处,出现约2/3DD大小的出血性色素上皮脱离伴局部视网膜浅层出血。FFA 检查可见该处出血遮蔽荧光,上方有一弧形荧光渗漏,(图7)。ICGA检查见出血遮蔽荧光处鼻上方点状强荧光,荧光渗漏(图8),晚期见条状强荧光,有强荧光点。于2003年7月31日行右眼TTT治疗,参数为0.5mm直径光斑,200mW,60sec,治疗区视网膜色泽无明显改变。以上两次治疗术中均未见视网膜出血等并发症,术后定期复查,治疗后2个月色素上皮脱离消退,出血吸收。双眼病灶均为一次TTT治愈,左眼和右眼治疗后分别经27个月和15个月随访,视力为右眼0.1,左眼0.06。FFA/ICG均未见荧光渗漏(图9、10、11、12)。
讨论
自1990年,Yannuzzi等[1]首次报道了11例IPCV患者,并将出现视网膜下血管息肉样病变而导致的视网膜色素上皮严重出血性脱离,从而引起黄斑功能障碍的病变命名为特发性息肉状脉络膜血管病变(idiopathic polypoidal choroidal vasculopathy,IPCV ),同时明确指出其独特的临床表现:(1)可见脉络膜分支血管网及其末端瘤样扩张;(2)新生血管网明显渗漏,导致视网膜神经上皮和色素上皮浆液性及出血性脱离。国内近两年已对该疾病引起重视,发现IPCV多发生于中老年人,患者眼底可见出血和硬性渗出,临床上容易误诊为老年黄斑变性。但IPCV患者多无明显玻璃膜疣,异常血管多不位于黄斑中心,常见眼底桔红色病变和出血性色素上皮脱离。我科报道的这例患者具有上述典型性改变。
对该病的治疗有采用激光、光动力疗法和经瞳温热疗法的报道。[2、3、4]其中经瞳孔温热疗法(TTT)自1995年开始用于眼科临床治疗脉络膜黑色素瘤,近几年来已被用于视网膜母细胞瘤、脉络膜新生血管、脉络膜血管瘤等眼底疾病的独立或联合治疗,对IPCV的治疗报道较少。我科用TTT治疗这例息肉状脉络膜血管病变患者的双眼病变,疗效确切,在较长的随访期中未见明显不良反应和复发,更远期的疗效及并发症还有待进一步观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