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通过对成人急性共同性内斜视的回顾性研究,指导对这类病人更好地诊断、治疗,让更多的病人得到功能治愈。
方法:对成人急性共同内斜视病人12例进行内直肌徙后手术,术中观察眼位、眼球运动、看远及看近复视情况,术后常规进行一周同视机训练,收集术前检查、手术设计、手术经过、术后治疗、愈后随访(随访6~9个月)等临床资料,总结这类病人的共性,进行数据统计、分析。
结果:1本组病人的特点:青年发病多见、没有明显诱因、发病后即有水平同恻复视且各方向注视复视距离相同、三棱镜可以中和复视、没有眼球运动障碍、看远斜视角大于看近斜视角、双眼分别注视斜视角相等、没有代偿头位、伴有因复视引起的眩晕等不适。2.如果按手术前测量的斜视角度做手术可能会出入比较大,我们统计,不管患者术前测量斜视角度多大,实际手术量都在双眼内直肌徙后5毫米左右。3.术后双眼视功能恢复比例较高:获得同时视功能95%,获得融合功能91%,获得立体视觉83%;远立体视锐度≤400"在所有病人中占74%。4.有89%病人看远、看近复视均消失,其余病人看1米以内复视消失,1米以外复视减轻。5.内直肌止端靠前,平均4.7毫米,考虑解剖异常是此病发病的因素之一。6.大多数病人无明显屈光度,少数病人有近视,可以排除屈光调节性因素。
结论:急性共同性内斜视大部分是能通过手术矫正达到功能治愈的,手术量的计算与其他共同性内斜视不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