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公告:

  没有公告

您现在的位置: 心灵之窗-眼科医生网 >> 眼科常识 >> 第10届全国会 >> 外伤整形及眼眶病10 >> 正文
专题栏目
更多内容
相关文章
更多内容
玻璃体视网膜手术后睫状体分离1例临床分析         
玻璃体视网膜手术后睫状体分离1例临床分析
作者:张永鹏 于… 文章来源: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眼科 点击数:1831 更新时间:2005/6/15 20:57:48
1、病例报告 患者男性,28岁,因“左眼被人用脚踢伤半年视力下降”为主诉于2004年11月19日入院。患者于2004年5月15日被人用脚踢伤左眼,当时左眼疼痛,视物不见,当地医院诊断为“左眼玻璃体积血,左眼视网膜脱离”,于2004年5月30日在当地行左眼玻璃体切除+硅油填充术,并于2004年8月在当地取硅油。硅油取出术后发现左眼脉络膜脱离、视网膜脱离,予保守治疗。2004年9月就诊于我院,B超提示左眼下方、鼻侧脉络膜脱离,眼球壁增厚眼球萎缩,UBM提示左眼睫状体分离,为手术治疗于2004年11月19日入院。入院查体:视力右眼1.5,左眼0.01,眼压右眼20mmHg,左眼6mmHg,左眼角膜清亮,前房中深,Kp(+),Tyndall(+),瞳孔欠圆,颞侧虹膜后粘连,晶状体后囊混浊,虹膜震颤。眼底左眼视乳头周围广泛纤维增殖膜,周边脉络膜脱离,未见视网膜脱离。房角镜示9:00-3:00睫状体分离,B超示左眼脉络膜脱离,UBM示左眼9:30-2:00睫状体分离(图1)。入院诊断为左眼睫状体分离,左眼脉络膜脱离,左眼并发性白内障,左眼硅油取出术后。于2004年11月22日行左眼睫状体复位术。术后患者左眼视力指数/1尺,眼压8-11mmHg,角膜清亮,前房中深,眼底视网膜平。于2004年11月26日出院。出院2周门诊复查,左眼视力光感/6米,眼压7mmHg,角膜清亮,前房中深,眼底视网膜平,复查UBM示左眼上方睫状体分离,于2004年12月14日再次入院。入院查体:视力右眼1.5,左眼0.01,眼压右眼16mmHg,左眼7mmHg,左眼角膜清亮,前房中深,Kp(+),Tyndall(+),瞳孔药物性散大,瞳孔上移,晶状体后囊混浊,虹膜震颤,1点4点虹膜后粘连,眼底视网膜平。房角镜示上方虹膜根部与巩膜相连,未见房角结构,UBM示左眼上方睫状体分离(图2)。于2004年12月15日行左眼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人工晶状体植入+睫状体复位术。术后患者左眼视力0.01,眼压15-21mmHg,于2004年12月22日出院。术后2周门诊复查,左眼视力0.01,眼压22mmHg,复查B超左眼球内无异常回声,UBM示睫状体在位(图3)。 2、讨论 睫状体分离(Cyclodialysis)与通常所说的睫状体脱离(Ciliary body detachment)是有区别的[1,2]:睫状体分离是指睫状体纵行肌附着在巩膜突上的肌腱断裂,睫状体与巩膜相分离,形成离断口,睫状体上腔与前房直接相通。而睫状体脱离是由于睫状体毛细血管渗出增加而形成的睫状体与巩膜之间的脱离,并没有形成离断口。因为睫状体分离存在明确的离断口,房水可以通过该离断口直接引流,因此可以引起持续的低眼压而导致视力丧失乃至眼球萎缩,因此无论是在外伤的当时、还是玻璃体视网膜手术后发现的睫状体分离,都应该积极处理,早期诊断和及时手术对于恢复眼压非常重要。因为外伤本身和玻切手术都会造成眼内结构的改变:持续的低眼压、没有玻璃体的支撑、合并脉络膜脱离、虹膜张力的改变等,都使睫状体复位的手术难度加大,增加了2次手术的机率。手术技巧是在放灌注维持眼内压的条件下操作,同时术前充分缩瞳以免误缝虹膜、利用UBM详细查找离端口的部位和范围以免漏缝合。
会议投稿录入:lintr    责任编辑:毛进 
  • 上一篇会议投稿:

  • 下一篇会议投稿:
  • 【字体: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眼科医生网 眼科医生网版权所有 @ 1998-2012
    部分文章和资源来源于网络,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请指出! 站长:毛进
    信息产业部备案
    *京ICP备180301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