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公告:

  没有公告

您现在的位置: 心灵之窗-眼科医生网 >> 眼科常识 >> 第10届全国会 >> 白内障10 >> 正文
专题栏目
更多内容
相关文章
更多内容
联合应用地塞米松及丝裂霉素对后发障防治作用的实验研究         
联合应用地塞米松及丝裂霉素对后发障防治作用的实验研究
作者:王剑锋 文章来源:蚌埠医学院附属医院 点击数:1315 更新时间:2005/6/15 23:49:48
目的 通过兔眼透明晶体囊外摘除,术中囊袋内灌注药物,观察联合应用地塞米松与丝裂霉素对后囊混浊的影响,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 方法 健康成年大白兔16只,随机分为4组,每组4只(8眼)行透明晶体囊外摘除术,术中前房内注入透明质酸钠,囊袋内分别灌注生理盐水(A组),地塞米松(B组,4mg/ml),地塞米松与丝裂霉素混合夜(C组,含DX 0.8mg,MMC 0.02mg),丝裂霉素(D组,0.1mg/ml)各0.2ml,停留3分钟,然后环形撕囊,囊外摘除晶体。术后每天观察并记录早期炎性反应情况、后囊混浊出现的时间及程度。三月后处死动物,抽取房水,测房水细胞及蛋白含量,取下眼球,行HE染色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 结果 术后第一天各组结膜充血及前房渗出均比较明显,以后逐渐消退,其中加用地塞米松的B组及C组消退时间较短,与A组和D组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1),但B组与C组之间、A组与D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后囊混浊出现时间,各用药组均比对照组延迟(P<0.01),用药各组之间也有显著性差异(P<0.01)。三月后,后囊混浊程度,联合用药的C组程度最轻,与A组、B组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1),与丝裂霉素组差异无显著性。各组手术前后房水内均无炎性细胞。房水蛋白含量应用地塞米松的B组、C组低于A组、D组(P<0.01),但B组与C组之间、A组与D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各组术后三月的房水蛋白含量均高于术前(P<0.01~0.05),DX组P<0.05。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显示A组、B组PCNA阳性表达率较高,C组、D组的表达率较低。Bcl-2基因在各组中均未见表达。 结论 晶体摘除手术可以造成血-房水屏障的破坏,术后三月仍未完全恢复。联合应用DX与MMC能够抑制后囊混浊发生,对血-房水屏障的影响较小,可能是通过抑制炎性介质的合成、细胞因子的释放及细胞毒作用两条途径来发挥作用。从分子生物学水平,可能是通过抑制PCNA蛋白和bcl-2基因的表达,诱导LECs发生凋亡,从而减少后囊混浊的发生。 关键词 晶体手术;后发障;地塞米松;丝裂霉素;联合应用
会议投稿录入:wjf7898    责任编辑:毛进 
  • 上一篇会议投稿:

  • 下一篇会议投稿:
  • 【字体: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眼科医生网 眼科医生网版权所有 @ 1998-2012
    部分文章和资源来源于网络,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请指出! 站长:毛进
    信息产业部备案
    *京ICP备180301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