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弱视儿童综合治疗前后视觉诱发电位的相关研究 |
|
作者:肖满意 … 文章来源: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眼科 点击数:1793 更新时间:2005/6/18 21:40:33
|
|
【目的】观察弱视儿童治疗前后视觉诱发电位N75,P100,N145潜伏期和振幅的变化,评价其对判断弱视治疗疗效和预后的临床价值。【方法】 随机选择我院153名(276眼)治疗前后弱视儿童及34名(68眼)矫正视力正常的儿童,年龄均在4-12岁,按照弱视程度分组,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3个月,6个月,12个月,采用国产TAIK TEC 150型视觉电生理仪对其进行图形视觉诱发电位检测,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弱视儿童轻中重度三组N75,P100,N145潜伏期和振幅较对照组潜伏期延长、振幅降低,其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轻中重三组之间比较,随着弱视程度的增加,N75,P100潜伏期逐渐延长,振幅逐渐降低,各组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N145潜伏期的长短和振幅的大小各组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随访3个月,6个月,12个月时,轻中度弱视经治疗后视力提高至>0.8或提高两行以上者,N75,P100潜伏期均逐渐缩短,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振幅无明显升高,差异无显著性(P>0.05);而重度弱视组经治疗后视力提高至>0.8或提高两行以上者其N75,P100,N145潜伏期均缩短,振幅均有所提高,较治疗前均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弱视儿童N75,P100,N145潜伏期延长,振幅降低,经综合治疗后,N75,P100,N145潜伏期可缩短、振幅有所提高。图形视觉诱发电位图形视觉诱发电位可作为评估综合疗法治疗弱视疗效及判断预后的一项客观检测指标。 |
|
|
会议投稿录入:squireel 责任编辑:毛进 |
|
|
上一篇会议投稿: Crouzon’s综合征病例报告 下一篇会议投稿: 上斜肌手术23例临床分析 |
|
|
【字体:小 大】【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