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公告:

  没有公告

您现在的位置: 心灵之窗-眼科医生网 >> 眼科常识 >> 第10届全国会 >> 眼底病10 >> 正文
专题栏目
更多内容
相关文章
更多内容
眼底自发荧光在诊断视网膜色素上皮疾病中的作用         
眼底自发荧光在诊断视网膜色素上皮疾病中的作用
作者:张 鹏,王… 文章来源: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眼科,全军眼科研究所,西安 710032 点击数:970 更新时间:2005/6/23 8:55:11
目的:正常视网膜色素上皮(retinal pigment epithelium,RPE)细胞中含有脂褐脂(lipofuscin),在波长为488nm的蓝光激发下,脂褐脂可产生波长为500nm的荧光。为了探讨基于脂褐脂的眼底自发荧光(fundus autofluorescence,AF)在诊断视网膜色素上皮疾病中的作用,我们对18只有RPE病变的眼进行了眼底AF、眼底荧光素血管造影(fundus fluorescein angiography,FFA)及眼底彩色照相。其中,Stargardt病4眼、萎缩型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age-related macular degeneration,AMD)6眼、限局性及弥漫性脉络膜萎缩共8眼。方法:充分散大患眼瞳孔,采用德国Heidelberg眼底血管造影仪(Heidelberg retina angiograph, HRA),设置图像采样频率为20祯/s,扫描分辨率为(512×512)象素,扫描景深为0 mm。先将HRA模式设置为绿光扫描,对病变部位准确定位。再将模式改换为荧光激发状态,增加激光强度直至显示器上视网膜被清晰聚焦,摄取AF像。最后将20%荧光素钠注射液自患者肘前静脉推注,降低激光强度进行FFA。HRA观察结束后进行眼底彩色照相。对同一眼的AF像、FFA像及眼底彩色照片对比分析。结果:AF像显示RPE萎缩区域呈境界清晰的低荧光暗区,其周界、范围均与FFA像中显示的RPE透过荧光区域或RPE缺如所致的脉络膜中、大血管暴露区域一致。AF像中正常RPE部位有密集的点状荧光,在FFA像中该部位未有异常荧光表现。讨论:由于HRA采用激光作为扫描光源,其物理特性使得HRA可激发并记录RPE细胞中脂褐脂产生的微弱荧光。这种荧光并非由荧光素钠受激发产生,称之为自发荧光。正常RPE由RPE细胞单层集聚构成,因此,正常RPE在AF像中有密集的点状荧光。由于RPE萎缩区域内正常RPE细胞减少或缺如,因此该区域自发荧光会减弱甚至消失,其分布与正常RPE会形成鲜明对比。借助HRA,通过了解眼底AF的分布、特征来明确RPE的功能、状态,可在临床上作为诊断与RPE有关疾病的一种快捷、经济的方法进行推广。
会议投稿录入:xjyk    责任编辑:毛进 
  • 上一篇会议投稿:

  • 下一篇会议投稿:
  • 【字体: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眼科医生网 眼科医生网版权所有 @ 1998-2012
    部分文章和资源来源于网络,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请指出! 站长:毛进
    信息产业部备案
    *京ICP备180301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