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玻璃体腔内注射曲安奈德治疗黄斑水肿后黄斑区形态和功能的研究 |
|
作者:袁 玲 … 文章来源:昆明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眼科 点击数:2089 更新时间:2005/6/24 14:09:13
|
|
目的: 观察玻璃体内注射曲安奈德(intravitreal injection of triamcinolone acetonide, IVTA)治疗黄斑水肿后视网膜形态和功能的变化。方法: 对黄斑水肿的患者35例37只眼经玻璃体内注射曲安奈德治疗黄斑水肿后定期随访6月,对比分析治疗前后的最佳矫正视力、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OCT)检测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central macular thickness,CMT)测量、10-2阈值检测程序行视野检查、眼底荧光造影及眼压的变化情况。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统计软件进行配伍组设计的两因素方差分析及多因素方差分析,差异有显著性时用S-N-K法行q检验两两比较,相关因素用Pearson相关分析,双侧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显著意义。结果:全部患者IVTA后最佳矫正视力均比术前提高,结果有显著性差异(P<0.05)。OCT测量黄斑区视网膜厚度,IVTA前CMT为602.53±191.27µm, IVTA后1、3、6月的CMT分别为271.80±93.77µm、207.87±81.88µm、273.87±187.17µm,IVTA前后相比结果有显著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IVTA后各次之间CMT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复发患者再次IVTA后CMT仍出现显著降低。在视野检查中,IVTA后1、3、6月黄斑区中心凹阈值均比术前有明显增加;黄斑区中心10°范围内所有68个位点的阈值总的光敏感度较IVTA前显著提高(P<0.05),而IVTA后各次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黄斑区10°范围中共有11个位点阈值在IVTA前后差异有显著性(P<0.05)。IVTA后平均缺损(Mean Deviation,MD)绝对值较IVTA前减小; IVTA后模式标准差(Pattern Standard Deviation,PSD)值较IVTA前减小。IVTA前后最佳矫正视力与CMT为显著负相关(P<0.05)。同时最佳矫正视力与黄斑中心凹阈值呈高度正相关(P<0.01)。眼底荧光造影(fundus fluorescein angiography, FFA) IVTA后黄斑区及相关血管的荧光渗漏较术前有明显减少。IVTA后较IVTA前基础眼压分别升高了32%、23%、13%,最高达38mmHg,但经局部应用降眼压药物后均能控制。结论: 玻璃体内注射曲安奈德(IVTA)治疗黄斑水肿在半年的随访中显示出了较好的临床疗效,IVTA后患者中心视力显著提高,眼底检查黄斑水肿减轻,荧光造影显示黄斑区荧光渗漏减少甚至部分患者无渗漏。IVTA后OCT‘检测黄斑区视网膜厚度显著降低,黄斑区视网膜功能有较大的改善,视网膜光敏感度特别是在中央6°范围内有显著提高。视网膜光敏感度普遍提高的同时局部视野缺损也有所降低,中心暗点减少。IVTA后3~6月之间可出现黄斑水肿的复发,但再次行IVTA后病情仍可有明显改善,视野及OCT值的各项指标又有明显好转。IVTA最明显的副作用是眼压增高,但应用抗青光眼药物均能有效控制。其它可能出现的副作用有白内障、出血、视网膜脱离、感染和视网膜毒性反应等,但出现较少。
|
|
|
会议投稿录入:aya610 责任编辑:毛进 |
|
|
上一篇会议投稿: 地塞米松-PLGA纳米粒兔眼玻璃体内注射的药物代谢动力学 下一篇会议投稿: 阿托品与遮盖法联合应用治疗屈光参差性弱视 |
|
|
【字体:小 大】【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