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常见致病真菌在角膜内生长方式的实验研究 |
|
作者:翟华蕾 谢… 文章来源:青岛市燕儿岛路5号 山东省眼科研究所 266071 点击数:1710 更新时间:2005/6/28 15:03:00
|
|
目的 研究茄病镰刀菌、烟曲霉菌和白色念珠菌自表面感染兔角膜后,在角膜内的生长方式及各自的组织病理学特征。 方法 新西兰大白兔64只,实验组3组分别双盲法接种茄病镰刀菌、烟曲霉菌和白色念珠菌,应用角膜表层镜片术和角膜接触镜法建立自表面感染的真菌性角膜炎动物模型,对照组1组;裂隙灯显微镜检查兔角膜临床表现并记录临床评分,接种后3和8天每组分别取材行组织病理学检查,观察真菌菌丝分布方式;透射电镜观察不同的真菌性角膜炎超微结构的改变。 结果 临床评分评价不同真菌引起的兔角膜感染,其临床表现不同(P=0.000);组织病理检查发现不同真菌感染兔角膜后,茄病镰刀菌与烟曲霉菌、白色念珠菌的菌丝在角膜内生长方式有明显区别(P=0.000);透射电镜检查发现不同的真菌,对兔角膜的结构破坏程度存在差别。 结论 在兔角膜内,茄病镰刀菌菌丝呈水平生长,烟曲霉菌及白色念珠菌菌丝呈垂直生长,侵犯角膜范围、趋势以及对兔角膜结构破坏程度不同,与其不同的临床表现存在一定程度联系。实验中以角膜表层镜片术和角膜接触镜法建立兔镰刀菌性角膜炎动物模型,感染灶表浅,且感染后期有自愈倾向。
|
|
|
会议投稿录入:aya610 责任编辑:毛进 |
|
|
上一篇会议投稿: 角膜移植术后急性免疫排斥反应的超微结构变化 下一篇会议投稿: 山东省真菌性角膜炎的病原学分析 |
|
|
【字体:小 大】【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