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工晶体脱位的手术治疗 |
|
作者:王首雁 … 文章来源:山东省烟台海港医院眼科 264002 点击数:3012 更新时间:2006/4/26 10:29:01
|
|
目的:手术治疗脱位的后房型人工晶体 方法:人工晶体脱位有三种类型:A组:襻在囊袋内,光学部在瞳孔区夹持;B组:光学部在囊袋内,一只襻在囊袋内,另一只在前房内;C组:人工晶体脱位于前玻璃体,表现为日落综合征和东西综合征,同时伴有不同程度的玻璃体脱出及牵拉条索的形成。对上述情况均进行手术治疗。对于A、B组,前房内注入足量的透明质酸钠,利用前房冲洗针头分离虹膜与人工晶体的粘连,同时扩大囊袋,将脱位的人工晶体的光学部及襻旋入囊袋内,卡米可林缩瞳,检查人工晶体位正。对于C组,术前充分散大瞳孔,检查脱位人工晶体的位置,同时检查晶状体前、后囊膜的残余情况,以决定下一步手术方案。如果存在对称的前囊膜,且下方残余囊膜超过3个钟点,同时没有撕裂,可将人工晶体置换为大直径(光学部为6.0mm)的一体式PMMA人工晶体,固定在上述位置;如果残余囊膜达不到上述要求,取出脱位人工晶体,置换为悬吊人工晶体并行单侧或双侧睫状沟缝线固定。 结果:10眼中,7眼行人工晶状体旋转复位术,1眼行人工晶体悬吊术,2眼行人工晶体置换及人工晶体悬吊术。术后视力:>0.5 6眼,0.3~0.5 4眼。随诊半年,未再发现人工晶体脱位。
结论:手术复位脱位的后房型人工晶体脱位可取得满意疗效。
|
|
|
会议投稿录入:aya610 责任编辑:毛进 |
|
|
上一篇会议投稿: 雷帕霉素抑制兔眼后发性白内障的实验研究 下一篇会议投稿: 角膜散光的手术矫正在白内障手术中的应用 |
|
|
【字体:小 大】【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