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超声乳化透明晶状体摘除术加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原发闭角青光眼的观察 |
|
作者:周雄武 文章来源: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眼科 430030 点击数:1789 更新时间:2004/5/21
|
|
目的:了解超声乳化透明晶状体摘除术加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原发闭角青光眼的临床效果。
方法:
临床资料:原发闭角青光眼20例24眼,男性8例8眼,女性12例16眼,年龄58.5±5.3岁。急闭青2例2眼,慢闭青18例22眼。所有患者晶状体均大致透明。
处理方法:术前查眼压、视力、前房深度及记录降压药数量。所有患者均接受超声乳化晶状体摘除术加折叠人工晶体植入术。术后5日内每日查视力及眼压。末次随访检查眼压、裸眼视力、最好矫正视力、前房深度及记录降眼压药物数量。随访时间3~10个月,平均5.3个月。术前术后资料作配对t检验。
结果:术前眼压21.8±8.8 mmHg,裸眼视力0.7±0.30,用药数量1.04±0.61种,前房深度为2.03±0.25mm。所有手术均顺利完成,无术中并发症发生。术后末次随访裸眼视力0.60±0.30(p>0.05),与术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矫正视力0.9±0.30 (p<0.01),较术前有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眼压14.7±3.5 mmHg(p<0.01),除一例需使用塞吗心安点眼外其余患者均无须使用降压药,前房深度为3.51±0.32mm(p<0.01),较术前显著加深。
结论:原发闭角青光眼是我国青光眼的最常见类型,及早有效地治疗这类青光眼显然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上世纪40年代就有人提出晶状体摘除可以有效地治疗原发闭角青光眼,但囿于手术技术而无法付诸实现。随着超声乳化手术技术及人工晶体的发展,透明晶状体摘除治疗青光眼逐渐为眼科医生所接受,我们初步小量的临床病例结果表明:晶状体摘除可以显著降低某些原发闭角青光眼患者的眼压,同时患者的术前视力水平在术后可以得到有效的保护,甚至能有所提高。可见在晶状体尚透明时适时施行超声乳化晶状体摘除术加折叠人工晶体植入术不会明显影响患者视力,同时有效地保护了患者自身的房水外流系统免受不可恢复的破坏,使得原发闭角青光眼患者的青光眼状态得以彻底治愈,而这正是青光眼滤过手术无法比拟的地方。当然,在目前国内经济发展水平及医疗设备水平参差不齐的情况下本术式尚不宜积极推广,手术医生必须根据自身情况十分谨慎地实施该术式。
|
|
|
会议投稿录入:毛进 责任编辑:毛进 |
|
|
上一篇会议投稿: 正常儿童自动视野检查的可靠性 下一篇会议投稿: 胚胎干细胞源性视网膜干细胞的体外诱导和分化 |
|
|
【字体:小 大】【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