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期Terrien’s角膜变性的手术治疗
王荣光,戴红蕾,邹留河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同仁医院眼科中心,100730,北京
摘要:
目的:对晚期Terrien’s角膜变性(已穿孔或近穿孔伴高度散光)病例进行部分穿透或板层角膜移植手术的结果进行回顾性比较。
材料:34个患者共38只患眼接受了手术治疗,其中4人为双眼发病。38眼中14只眼已发生过穿孔,其余24眼亦为变性晚期,病变膨隆区仅残留血管化上皮和后弹力层。病变范围最小为一个象限(90°),最大的则累及角膜一周(360°)。患者中女性20例,男性14例,右眼20眼,左眼18眼,年龄范围22~77,平均42.7岁,双眼发病的4个患者中,2男2女,平均年龄49岁。术前患者视力:手动~指数4眼,0.02~0.08 16眼,0.1 12眼, 0.2~0.3 6眼。
方法:所有手术均在局麻下行板层角膜移植,所使用的角膜材料:无水氯化钙保存的角膜片21只,穿透性角膜移植术后新鲜角膜环17只。根据病变范围的大小,4只眼行360°环形板层角膜移植、12只眼行120°半环状板层角膜移植、12只眼行160°~210°环板层角膜移植,5只眼行90°环板层角膜移植、5只眼分别针对上方和下方的膨隆区病灶行90~120°的半环状板层角膜移植。所有病例植床板层切除深度均达到3/4~4/5角膜厚度,切除深度的选择以将病变区类脂质沉着和血管组织彻底切除干净为准。对14只术前已穿孔的患眼,根据穿孔区的大小,在相对应的植片部位将后弹力层保留。术中进行板层植片缝合近完成时,在适当的角膜缘部位以15°穿刺刀做一小穿刺口,用圆针头进入前房虹膜前粘连部位一边注射粘弹剂一边进行钝分离,通过此方法,14眼中9眼虹膜前粘连得以分开,其余5眼因虹膜前粘连紧密,未勉强分离,这五例植片局部保留的后弹力层随后进行了切除,以保持植片内面平整。对于其它病变膨隆明显的患眼,在进行板层植片缝合需压迫膨隆区时,亦在角膜缘部以15°穿刺刀做一小穿刺口,放出部分房水,降低眼压,在完成缝合后,向前房内注入生理盐水或林格氏液使眼压恢复正常,然后再使用角膜盘(corneal disk)进行逢线调整以减少术后散光。
结果:术中做板层切除时有3眼植床穿破,因破孔小,且位于周边部,因此术后无层间积液发生。术后经过6~46(平均18个月)个月的随访,所有术眼病变无复发,角膜散光明显减少,视力均较术前明显提高。角膜植片情况:32眼植片透明,6眼植片半透明,有少量新生血管长入。在术后时间 1年半的患眼中有8眼植片部分变薄(不超过植片厚度的1/3),但无局部扩张发生。术前已穿孔术中进行了虹膜前粘连分离的9只眼,术后无层间积液发生,上移瞳孔恢复原位。
结论:通过本组38眼晚期Terrien’s角膜变性的手术结果分析,彻底的切除病变组织,联合环状或半环状板层角膜移植,可有效地控制病变造成的高度散光,提高视力,并可抑制病变的进展和复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