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对视网膜变性动物模型(rd小鼠)和正常对照动物(C57BL小鼠)视网膜内的神经营养素-3(NT-3)在出生后第0,1,2,3,4周龄五个时间点的表达情况进行观察对比,研究视网膜在早期的生长发育规律,以及正常和基因型异常视网膜变性组织内NT-3的表达特点和变化规律,进而探讨在视网膜生长发育中以及变性过程中的可能作用。方法 选取出生后第0,1,2,3,4周龄(PN-0,1,2,3,4W)的rd小鼠(病变组)和C57BL小鼠(正常对照组)在每个时间点上各取8-10只小鼠处死后,即刻摘出眼球,行冰冻切片法制备视网膜切片,厚度为4um,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光学显微镜联合灰度值半定量分析法,分别对不同时期、不同种类的视网膜组织内NT-3的含量进行测定。结果 PN-2W时,两组小鼠视网膜的十层结构均基本形成,病变组较对照组为差。PN-3W时,病变组视网膜的内外核层( inner and outer nuclear layer, INL and ONL)已迅速退变为一层,对照组视网膜的INL和ONL已明显分出并最终成形。NT-3在对照组视网膜的节细胞层(ganglion cell layer, GCL)、内丛状层(inner plexiform layer, IPL)、INL以及ONL逐渐着染;而在病变组,NT-3仅在视网膜的GCL和IPL出现着染。在PN-0,1W时,病变组视网膜内的NT-3含量均低于同期正常对照组(P<0.05)。对照组的NT-3含量升高,而病变组的NT-3含量降低。结论 就生长发育而言,在正常小鼠视网膜组织,生后第2周龄时初步形成视网膜十层结构,生后第3周龄时视网膜具备典型的十层结构;而在视网膜变性小鼠视网膜组织,生后第2周龄时也初步形成视网膜十层结构,而生后第3周龄时视网膜的内外核层迅速退变。就分布而言,正常视网膜组织内的NT-3在ONL,INL,IPL和GCL着染,而变性视网膜组织内的NT-3仅在IPL和GCL着染。就NT-3的表达而言,正常视网膜组织在PN-1W和PN-4W时,其相对高表达,而变性视网膜组织仅在PN-4W时相对高表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