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公告:

  没有公告

您现在的位置: 心灵之窗-眼科医生网 >> 眼科常识 >> 第11届全国会 >> 外伤整形及眼眶病11 >> 正文
专题栏目
更多内容
相关文章
更多内容
眼眶手术的应用解剖         
眼眶手术的应用解剖
作者:魏锐利 文章来源:上海长征医院 点击数:2514 更新时间:2006/6/11 16:02:04
眼眶是位于颅顶骨和颅面骨之间,由七块颅骨构成。由于眼眶的复杂性和特殊性,其解剖并不象眼球那样为眼科医师所熟悉。但在眼眶病尤其是眼眶肿瘤的影像学诊断中其解剖起着定位,乃至定性的重要作用。也是选择损伤小,接近肿瘤最佳部位入路的依据。熟知解剖可最大限度减少手术迸发症。 眼眶包括骨眶、眶内筋膜神经及血管,首先讨论骨眶。骨眶在青春期后完成发育,但存在先天发育异常,如眶距增宽、窄颅症等。这例患者示在七个月大小各颅骨异常增厚,部分患恶性肿瘤幼儿时摘除眼球或放射线影响眼眶发育。可作为眼眶病诊断和治疗的依据。 成人眼眶的容积为30cm,眶外缘至眶尖距离4.5cm,前嵴至眶尖深5cm。两侧壁平行,外侧壁呈90°角。掌握常用数据很有意义。如经筛视神经加压时,手术深度不可超过5cm,球后注射进针深度应为3.5CM。眼眶的内壁分别由不同的颅骨组成。眶上壁由额骨和蝶骨小翼构成,主要结构为滑车凹、眶上切迹,及泪腺窝。 眶上壁常是同向病变侵犯所在,如骨纤、骨癌、颅内脑膜瘤等,复发性泪腺肿瘤常穿破眶板侵入颅内。 眶内壁主要由筛骨底板组成,仅0.2-0.4cm厚,是爆裂性骨折常发生部位。眶内壁主要结构由筛前、筛后孔,由神经血管束通过,内侧进路常损伤,引起大出血。 眶外壁骨壁较厚,在眶外缘中点之后骨面有一小隆起,为眶外结节,是外眦韧带、眼球悬韧带、提上睫膜外角附着处。手术前损伤,另有两个管孔,颧骨孔和颅骨孔,外侧开眶时常损伤颅面神经。眶外侧壁是外侧开眶的主要区域。 切除眶外骨壁是减压手术的一种方法。眶下壁主要由上颌骨构成。内侧靠近鼻泪管上口有下斜肌起点,另有眶下神经通过的眶下孔,此处骨壁很薄,仅0.5MM,可发生爆裂骨折。上颌窦癌常侵蚀骨板向眶内蔓延。与周围结构相通的主要有视神经管、眶上裂、眶下裂和鼻泪管。视神经管宽4—6MM,CT水平缘薄于4MM才能看清视神经。视神经肿瘤常使此管扩大。眉部受撞击时,剪切力作用常致视神经损伤,甚至骨折,导致视力丧失。眶上裂是蝶骨小翼下缘与蝶骨大翼上缘骨裂,眼眶与颅中窝之间重要通道,其中Ⅲ、Ⅳ、Ⅵ、Ⅴ(Ⅰ)副交感神经纤维及眼静脉通过,可发生眶上裂综合征。颅内脑膜病常侵蚀眶内,神经纤维瘤病可致眶上裂扩大,神经鞘瘤可通过眶上裂入颅内。 我们从骨眶肌肉血管和神经几方面分析了眼眶解剖的复杂性。而手术往往在某一象限进行。一般分为4个象限: 眼眶内上象限:自前向后遇到的解剖结构是提上睑肌、滑车、上斜肌第一幅和第二幅,眶上切迹。内下象限:泪囊窝及泪囊、下斜肌起点。外上象限:提上睑肌、泪腺眼眶外下象限:结构少。正上象限:眶隔、提上睑肌。在不同深度遇到的结构也不同,眶尖血管、神经、肌肉更为复杂,眼动脉由视神经管穿入后,先走行视神经外侧,再转向视神经下方,最后大部分走行于视神经内侧。因此内侧眶手术时易损伤眼动脉,造成缺血。眶尖部运动和感觉神经主要集中于视神经外侧,因此眶尖部肿瘤手术应慎之又慎。
会议投稿录入:ruili    责任编辑:毛进 
  • 上一篇会议投稿:

  • 下一篇会议投稿:
  • 【字体: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眼科医生网 眼科医生网版权所有 @ 1998-2012
    部分文章和资源来源于网络,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请指出! 站长:毛进
    信息产业部备案
    *京ICP备180301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