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视眼52例水平隐斜视及立体视锐度分析
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眼科 全军眼科研究所 徐渊 赵炜 董泽红 郝晓凤
摘要
目的:了解近视眼人群中水平隐斜视、立体视锐度及其与各种参数之间可能存在的关系。
方法:选择门诊近视眼术前检查的患者,在常规检查的基础上,对隐斜视及立体视锐度检查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用Optec6500,模拟检查距离6m、光强度为85cd/ m2 的条件下让被检者以最佳矫正视力观察幻灯片,将隐斜度+7°~ -7°包括0°设定为15档,统计水平隐斜视在近视眼人群中的分布及其与各种参数之间的关系。同样,用Optec6500眩光对比敏感度测试系统上的立体视觉圆圈定量图, 它是由400″(秒弧) ~20″分9 级视差, 让被检者辨别凸出的圆圈, 无需戴任何偏振光或红绿眼镜。统计近视眼人群的立体视锐度及其与各种参数之间的关系。统计学软件SPSS 13.0。
结果:测量患者52例(男、女各26例)年龄17-37岁(23. 10±4.77岁),屈光度(等值球镜)右-1.75D~ -12.50D(-5.25±2.01),左-2.00D~ -11.25D(-5.15±1.92D)。隐斜视测量: 2例未测出(存在垂直隐斜或显斜),测得隐斜视2~15(9.64±2.10)略偏隐外斜。立体视锐度测量:6例未测出(双眼同时视缺如或立体视锐度>400″),测得立体视锐度112.17±95.79″。相关分析结果:近视眼人群中水平隐斜度与立体视相关不显著(R=-0.189,p>0.05)。如图1:
图1 隐斜度与立体视锐度
立体视锐度与屈光度的负值呈负相关或与近视度呈正相关(右R=-0.376,左R=-0.368 ,P<0.05 )。如图2、图3:
图2立体视锐度与屈光度(右)
图3立体视锐度与屈光度(左)
2例未测出隐斜视的患者,均未测出立体视(或>400″)。隐斜度与年龄、隐斜度与屈光度均未看到显著相关。
结论:近视眼水平隐斜中,外斜偏多;近视眼人群中水平隐斜的量与立体视锐度相关不显著;立体视锐度与近视屈光度呈正相关,立体视锐度较差者多分布于近视眼度数较大患者中。
讨论:近视眼人群的隐斜视,用各种不同的方法、不同的标准,报道各不相同。本组患者的屈光度较大,大部分患者屈光度(等值球镜)>3.00D,且长期戴镜,因此,隐斜度与立体视锐度、隐斜视与屈光度、隐斜度与年龄等参数之间的相关不够明确。也可能与样本不够大有关,有待于进一步观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