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防盲治盲现状的研究和防盲治盲项目的实施
赵家良 胡铮 胡天圣 睢瑞芳降丽娟 李常荣 宋学峰 刘小力 毛进 张红 孙国强 等
获北京市科技进步二等奖
获中华医学科技奖二等奖
盲和视力损伤是严重的社会和公共卫生问题,世界卫生组织(WHO)和我国政府对此十分重视。本课题是与WHO和美国国家眼科研究所合作项目。主要任务:(1)白内障盲状况及危险因素的研究。(2)防盲治盲现状及防盲治盲项目评价。(3)开展防盲治盲工作。我们从1987年开始持续到现在,完满地完成了各项预定的任务:
1、 在西藏拉萨市郊区堆龙德庆县进行了以人群为基础的白内障患病率研究,证实了日照时间长对白内障形成所起的作用。本工作获国际眼科界高度评价,获1988年美国眼科和视觉研究协会优秀论文奖。
2、 持续在北京市顺义区实施防盲治盲项目,探讨城市三级医院和医疗研究机构如何与基层卫生单位合作,创建防盲治盲模式单位。1991年该县被评为全国防盲先进县。实施防盲项目前白内障手术率只有200例/百万人群/年,实施防盲治盲项目之后,逐年上升,1995年达到3000例/百万人群/年。50岁及以上人群中盲患病率从1985年2.65%下降为1996年1.70%,下降幅度达35.8%。所建立的防盲模式,在国际防盲界有一定影响。
3、 1991年在河南林县进行白内障营养干预试验,了解补充维生素和微量元素对白内障发生的作用。
4、 1996年在北京顺义县实施以人群为基础的研究,评价实施十年的防盲项目,了解我国盲和视力损伤的现状、白内障手术复盖率、白内障手术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所得结果获WHO防盲部门的高度重视,指导了我国和世界的防盲工作。
5、 对西藏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进行流行病学研究,发现西藏的闭角型青光眼患病率远低于北京地区,与不同居民的眼部解剖结构的差别有关。
6、 1996年对北京顺义区的青光眼发病情况进行了调查,其结果对了解我国的青光眼发病情况提供了翔实的资料。
上述工作方向明确,坚持科研与实际工作结合,以科研成果指导防盲治盲工作开展,取得良好的效果。所采用的研究方法均为人群为基础的流行病学研究方法,工作难度大,但研究质量高,所得结果得到国际防盲界的重视。由于积极开展防盲工作,赵家良于1999年获得柯弗奖,2002年被选入第七届国际防盲协会全体大会组委会。上述的研究成果处于国际先进地位,已在国内得到了应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