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高质量的角膜屈光手术
高质量的角膜屈光手术包括三个主要环节:第一,优良的准分子激光手术设备。近年来手术设备发展很快,光斑发射有大光斑、裂隙光斑、小光斑和大小结合光斑等数种,且逐渐向小光斑方向发展。角膜切削向薄的方向、切削速度向快的方向发展。第二,良好的手术环境和精湛的手术技术。医师的手术操作水平通过集中和个体培训,临床实践可逐渐提高。要重视手术前严格禁忌证的筛选和非严格禁忌证的处理,逐渐掌握手术中和手术后并发症的处理和预防,围手术期合理的药物应用,使手术成功率普遍提高,减少严重并发症的发生。第三,个性化的患者情况分析和手术设计。个性化设计和个体化治疗越来越被重视。受术者群在屈光度、角膜厚度、职业、性别、年龄、眼表情况等相差很大,因此设计手术时一定要考虑这些因素,依照个体的具体情况选择不同的手术方式,除了使患者获得预期的视力外,更重要的是获得双眼视觉的平衡、白天和夜间视觉舒适、远近视觉的协调。
双眼平衡失调即手术后单眼视力良好,而双眼视物困难,视觉疲劳,视物不平衡。其原因主要是手术设计时忽略了主视眼。建议手术前检查主视眼,手术设计时主、副眼的裸眼视力尽量平衡,或者主视眼视力略优于副眼。白昼平衡失调即手术后白天视力良好,但夜间视力明显下降,或者相反。主要原因是角膜治疗光区设计问题。有时因为机械切削深度偏深或者受术者角膜厚度和屈光度比例不均衡,通过缩小光区来弥补切削组织太深,而忽视了光区的大小。治疗光区太小(如小于5.5毫米)、或者患者瞳孔偏大,可造成手术后夜间视力降低;相反,治疗区过大(大于7.0毫米),夜间视力影响较小,但由于眼部像差增加可严重影响白天的视觉质量。建议手术设计要根据年龄、工作性质、角膜厚度等几方面考虑,适当的治疗区和相匹配的过渡区。如年轻患者瞳孔多较大,手术设计时适当扩大治疗区(6.5毫米)和调整过渡区(7.0~8.0毫米)。年龄偏大的患者瞳孔相对小,治疗区和过渡区均可减少0.5毫米。第三个就是远近视力的平衡问题:手术设计要考虑到患者术后远视力的同时还应兼有舒适的近距离阅读视力,两者平衡十分重要。一味地追求远视力,必然丧失部分近视力。建议个性化设计,如对于年龄偏大、近视度数偏高,或者近距离阅读时间长的患者,可以留有部分近视屈光度,单眼欠矫正一行,一方面不影响生活视觉质量,同时可获得舒适的近视力。
目前通过多中心调查发现,临床上常出现的影响生活视觉质量问题除一些严重的手术并发症外,主要集中在上述三个平衡失调,而这种失调原因是忽视了保障手术质量的三个环节所致,改善这种状况势在必行。
首先,优良的准分子激光手术设备(包括微角膜切削刀,准分子激光治疗和检查仪器)是做好手术的前提条件。一台激光治疗仪的稳定性、准确性、可预测性是设备质量的标志。目前国内市场上有国内外生产的多种准分子激光治疗仪,这些设备各有特点,多数有不同的型号,大部分经过了技术的改进、换代,激光的稳定性、有效性逐渐提高。但有些老的型号、旧的设备使用年代已久,仍然在使用当中,由于激光能量不稳定、激光切削时间过长、角膜组织切削过多、切削不均匀等问题影响了手术效果。
微角膜切削刀是制作角膜瓣的工具,其质量的好坏也直接影响手术的安全性、角膜的规则性及术后效果。现在无论是旋转的还是平推的角膜刀,均在向安全、均匀、薄瓣、快速的方向发展,以确保手术的准确性[3]。
其次,良好的手术环境和精湛的技术是完成好手术的关键因素。手术室的无菌环境、规范的手术操作和医师的精湛技术至关重要,这些均反映了承担手术单位的整体素质。绝大多数医院、中心是按照医疗的规范化标准进行手术的,但也有个别医院患者的就诊和手术环境很差,甚至不具备完成常规手术的条件。此外,手术器械消毒不规范,缺乏严格无菌的操作理念,手术后角膜感染、重症角膜反应偶有发生,有散发,也有群发病例,严重地影响到受术者的视觉质量。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