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白内障手术技术和设备的发展,手术中植入人工晶状体的种类也不断更新和发展,为患者提供了更多的选择机会。白内障手术医生可以根据患者的个体情况和需求,在高质量的手术基础上选择适当的人工晶状体,使患者达到更理想的视觉效果。近日,医学论坛网特邀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眼科王薇教授做客《专家访谈录》,对如何选择白内障手术中的人工晶体以及手术中切口大小的确定等问题进行了探讨。
事实上,人工晶体的发展是随着材料学的发展而发展的,也就是仿生材料和生物材料的发展。人工晶体目前还没发展到生物晶体程度,仍然完全由化学材料组成。白内障手术中常用的人工晶体可以分成两大类:一类是像眼镜片一样硬材质的;另外一类是类似于角膜接触镜为可折叠、软材质的。从功能上人工晶体可以分为很多种,以眼睛为例可以分为如黄色有一点点遮光的类似于太阳镜一样以及可以变色功能的,这两种中大部分都具有防紫外功能。目前还有一些其他功能的人工晶体,例如像双光眼镜一样可以模拟生物晶体调节眼睛视物远近的人工晶体,以及可以变焦,类似于摄像机镜头一样可以自动调焦的人工晶体等。
白内障手术中切口大小如何确定与选择什么样的晶体有密切关系,例如如果手术中选择了一个硬的、不能折叠如眼镜片一样的晶体,只能做大切口,如果切口太小晶体很可能放不进去。实际上,超声乳化手术追求的是小切口,最小可以达到1.5毫米,但相应的需要选择一个能折叠成特别小并能放入小切口的晶体才能真正满足手术需求,否则手术选择小切口,但因为晶体原因不得不把切口延长,这样就毫无意义。我们需要根据晶体的大小材质等来选择切口,虽然小切口操作比较困难,但一般来说切口越小散光越小,当然不排除和切口的位置也有关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