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干眼病的方法有很多,滴用人工泪液就是其中之一。早期的人工泪液有生理盐水、明胶液、石蜡油等,这些液体的粘度低,水分只能在结膜囊内保留3~10分钟。以后又使用甲基纤维素液、纤维素胶等纤维素醚类,以增加粘度,减慢泪道的排泄和蒸发,但湿润结膜囊的时间也不长。60年代使用了聚乙烯醇液,可使结膜囊湿润时间延长,但重症患者需经常滴用。后来采用了泪然一类的由几种物质合成的人工泪液。人工泪液需要不断地滴眼才能保持眼的湿润,这对病人来说是太麻烦了。70年代末,开发出了一种能在结膜囊内停留时间更长的“泪液”,称为“缓释人工泪药膜”,就像大家所熟悉的“缓释胶囊”一样,将“缓释人工泪药膜”制成小片或小柱状,放于下穹窿部,可迅速吸水膨胀,体积增大10倍,如一软胶块,然后在4~8小时内缓缓地释放人工泪液,1天放1~3次,供泪时间大为增长。局部用花生油、麻油、鱼肝油、蜂蜜或温和眼膏等可改善重度干眼。也可戴亲水性软角膜接触镜,以保持角膜的湿润,减少人工泪液的滴眼次数,但要防止感染及镜片变干,因为镜片变干后易碎,反而成为有刺激的异物。
如果上述治疗无效,可用固体明胶棒、硅栓等小塞阻塞泪小点,或用火针、电凝、手术等方法封闭泪小点,使分泌量已经很少的泪液不再经泪小点排走。也可用药物刺激泪液的分泌,如匹罗卡品、新斯的明、肾上腺素、麻黄素、必嗽平等。
如果靠药物刺激还不管用,某些情况下,可以考虑手术治疗。如果尚有少量泪液分泌,并有角膜溃疡时,在溃疡部位可做部分睑缘缝合术。严重结膜疤痕时可做口粘膜移植术,以增加粘液分泌,形成或扩大结膜囊。或干脆将腮腺管转向,将开口移置入结膜下穹窿外侧部,用唾液代替泪液,不过这样一来,在吃东西时,眼睛就要流“眼泪”了,而不吃东西时,则没有 “眼泪”的分泌,为了保持眼睛的湿润,就要不断地吃零食。另外据最近的报道,可用同种结膜移植或颌下腺移植的方法治疗干眼病。
俗话说治病先治本,不能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应抓住干眼病的病因,对症下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