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站首页 | 眼科中心 | 协和眼科 | 会议中心 | 医学资源 | 精美图片 | 眼科宝贝 | 论坛 | 会员中心 | 帮助中心 | 换眼科点 | 申请权限 | 全站搜索 | 博客 | 手术视频 | 
最新公告:

  没有公告

您现在的位置: 眼科医生网 >> 会议中心 >> 第17届全国会 >> 正文
专题栏目
更多内容
相关文章
更多内容
中心性晕轮状视网膜脉络膜萎缩一例           ★★★
中心性晕轮状视网膜脉络膜萎缩一例
作者:孟高强 文章来源:西安爱尔古城眼科医院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2-9-13

目的  报告一例中心性晕轮状视网膜脉络膜萎缩(CARCA)。

临床资料  患者男性,45岁,因“自幼视物模糊,加重二年"之主诉前来我院就诊。否认眼外伤及其他眼病史。全身查体未见异常。眼科检查:视力:右眼0.03;左眼0.06;矫正视力:双眼 -11.00DS0.12,双眼眼压正常,角膜透明,晶状体轻度混浊,双眼底黄斑区可见对称的直径约2PD的类圆形萎缩灶,边界清楚,萎缩灶内可见脉络膜大血管,余视网膜未见明显异常。患者拒绝行FFA检查,OCT示双眼黄斑区视网膜厚度变薄,色素上皮层光带不均,部分缺失,脉络膜萎缩,后巩膜葡萄肿。B超示:双眼眼轴长约28—29mm,双眼晶状体混浊,后巩膜葡萄肿。诊断:1.中心性晕轮状视网膜脉络膜萎缩(central areolar retinochoroidal atrophy, CARCA)2.双眼白内障;3.双眼高度近视。

讨论  CARCA的症状一般出现在30-60岁,发展缓慢,早期视力逐渐减退,中年时往往视力明显下降,成为就诊的主要原因。本病早期黄斑区中心凹光反射弥散,局限性色素脱失与色素沉着,呈现椒盐状外观。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渐出现特征性的眼底外观,双眼黄斑对称性的圆性或椭圆形RPE及脉络膜毛细血管萎缩,边界清晰锐利,晚期萎缩区渐渐扩大,萎缩区内脉络膜大血管暴露。本病年龄段与AMD导致的地图样萎缩有一定的重叠,应注意鉴别。AMD的萎缩灶通常呈不规则的地图样,双眼可不对称,常伴Drusen,边界不如CARCA锐利。因本病为遗传性疾病,目前尚无有效治疗,视力预后差,常造成中心视力的永久性损害。(本文图片略去)

会议投稿录入:毛进    责任编辑:毛进 
  • 上一篇会议投稿:

  • 下一篇会议投稿:
  • 【字体: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眼科医生网 眼科医生网版权所有 @ 1998-2008
    部分文章和资源来源于网络,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请指出! 站长:毛进
    信息产业部备案
    *京ICP备1203555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