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糖皮质激素对α-晶体蛋白分子伴侣功能及酯酶活性和抗原性的影响 |
|
作者:严 宏,王… 文章来源:第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眼科 710038 点击数:1659 更新时间:2004/5/28
|
|
目的:研究糖皮质激素对α-晶状体蛋白分子伴侣功能及酯酶活性和抗原性的影响。方法:凝胶过滤层析(Sephacryl S-300HR)分离牛αL和βL-晶状体蛋白,αL-晶状体蛋白与25 mmol/L泼尼松龙-21-半琥珀酸(P-21-H)孵育20 d(37℃), 分别于0、2、4、10和20 d应用βL-晶状体蛋白热聚集法测定分子伴侣活性,采用PerkinElmer LB50B荧光光度仪观察色氨酸和非色氨酸荧光值,SDS-PAGE监测蛋白质交联程度。酯酶(30.3μg)在含或不含有1mmol/L P-21-H的50mmol/L磷酸钠缓冲液中孵育7d,每d用分光光度计监测猪肝酯酶催化的醋酸对硝基苯酯水解率来测定酯酶活性,用兔抗酯酶多克隆抗体进行免疫沉淀反应,测定酯酶抗原性,SDS-PAGE分析酯酶与抗体形成的沉淀物。结果:被P-21-H修饰后的αL-晶状体蛋白分子伴侣功能显著降低。P-21-H可导致αL-晶状体蛋白色氨酸荧光强度明显降低,非色氨酸荧光强度向较长波长移位和增强,提示形成新的荧光色素物。孵育第10 d,伴侣活性已降低至约3.3%,色氨酸荧光强度殆尽,约在激发波长412 nm出现新的非色氨酸荧光强度。SDS-PAGE显示激素导致αL-晶状体蛋白明显凝聚。酯酶与P-21-H共同孵育3d、5d后活性仅保留73.0±2.9%、51.8±5.7%,随孵育时间的延长其活性降低。SDS-PAGE证实酯酶与抗体形成的沉淀物带是剂量依赖关系,除0d外,每d抗体使酯酶活性下降约10-15%,活性下降的数量不变,表明酯酶活性和抗原性的丢失同时发生。结论:糖皮质激素对α-晶状体蛋白的修饰降低α-晶状体蛋白分子伴侣活性,引起酯酶失活和抗原性丢失可能参与激素诱导白内障的形成。 |
|
|
会议投稿录入:毛进 责任编辑:毛进 |
|
|
上一篇会议投稿: 早期晶状体氨基甲酰化靶蛋白的鉴定 下一篇会议投稿: Nd:YAG激光乳化白内障手术后前房的炎症反应 |
|
|
【字体:小 大】【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