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公告:

  没有公告

您现在的位置: 心灵之窗-眼科医生网 >> 眼科常识 >> 第12届全国会 >> 角膜结膜病12 >> 正文
专题栏目
更多内容
相关文章
更多内容
非结核性分枝杆菌性兔角膜炎的研究         
非结核性分枝杆菌性兔角膜炎的研究
作者:梁庆丰  … 文章来源:首都医科大学北京同仁眼科中心 北京市眼科研究所 100005 点击数:1022 更新时间:2007/5/20 17:13:08
目的 探讨非结核性分枝杆菌(non-tuberculous mycobacteria, NTM)性兔角膜炎的临床表现与不同时期的病理变化。方法 48只健康白兔(48只眼)随机分为3组:角膜瓣下 NTM感染组(UFI组)、角膜瓣下 NTM 感染后激素使用组(UFIC组)及角膜表面NTM感染组(SI组)。观察角膜基质浸润情况,并于术后5、7、14、21d进行角膜病灶细菌定量培养、组织病理学及免疫组织化学检查。结果 兔NTM角膜炎在感染后5d角膜组织反应性水肿; 7~14d角膜浅基质层出现多灶性点、片状灰白致密浸润;21d角膜新生血管大量增生,白斑形成。3组模型角膜基质浸润面积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UFIC组角膜浸润面积大于UFI组及SI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角膜细菌定量培养,UFIC组细菌数量高于UFI组及SI组,3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理学观察,感染后5d角膜基质层大量中性粒细胞浸润,7~14d角膜淋巴细胞灶性浸润,21d角膜成纤维细胞及新生血管增生明显。3组模型于术后5、7、14、21d角膜组织中CD4+细胞计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D8+细胞计数在感染后7d及14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角膜基质多灶性点、片状灰白致密浸润为NTM性角膜炎临床特征,CD4+细胞介导的细胞免疫反应在本感染中起重要作用。
会议投稿录入:liangqingfeng    责任编辑:毛进 
  • 上一篇会议投稿:

  • 下一篇会议投稿:
  • 【字体: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眼科医生网 眼科医生网版权所有 @ 1998-2012
    部分文章和资源来源于网络,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请指出! 站长:毛进
    信息产业部备案
    *京ICP备180301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