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专题栏目 |
 |
 |
相关文章 |
 |
|
|
|
|
 |
小切口白内障手术医源性散光分析及其临床对策 |
热 |
|
小切口白内障手术医源性散光分析及其临床对策 |
|
作者:李国星 陈… 文章来源:温州医学院附属眼视光医院 325027 点击数:1118 更新时间:2007/5/30 11:48:13
|
|
【摘要】目的:分析巩膜隧道小切口白内障手术对角膜散光的影响,并探讨临床对策。方法:临床随机收集非超乳小切口白内障手术患者及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患者各40例,前者行5mm巩膜三平面切口,后者行透明角膜单平面切口,非超乳小切口白内障患者要求I~III级核,并根据术前的散光状态进行了主动散光控制。两组术前术后检查视力、角膜地形图变化。结果:非超乳小切口白内障组和超乳白内障组视力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非超乳小切块白内障组术前平均散光0.68±0.12D,术后平均散光0.78±0.12D;超乳白内障组术前平均散光0.64±0.12D,术后平均散光0.87±0.12D。两组平均散光值术前、术后相比有统计学意义,两组之间术前、术后平均散光值无统计学意义。结论:5mm巩膜隧道小切口白内障手术和单平面超乳白内障手术一样,引起较小的医源性散光,且在主动控制散光方面更具灵活性。 |
|
|
会议投稿录入:star1127 责任编辑:毛进 |
|
|
上一篇会议投稿: BAX基因转染抑制人晶状体上皮细胞增殖的实验研究 下一篇会议投稿: P88Q突变型GJA8基因致白内障机制初步研究 |
|
|
【字体:小 大】【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
|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
没有任何评论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