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术后视力恢复与OCT及波前像差结果的关系 |
|
作者:刘敏敏,… 文章来源: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250012 点击数:867 更新时间:2007/5/31 1:54:13
|
|
摘 要
【目的】: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是视网膜脱离最常见的类型,患者术后的视力恢复情况不一,主要与术前黄斑区是否受累及受累时间、手术方式的选择、术后黄斑区神经上皮下积液吸收程度、黄斑结构改变及眼球屈光指数的改变有关。本研究通过观察非复杂性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患者复位术前后光学相干断层扫描及波前像差的变化,研究其与术后视力恢复程度的关系。
【方法】:采用德国Carl Zeiss公司根据Michelson干涉计原理设计的Stratus OCT(OCT3000)和根据Hartmann-Shack原理设计的WASCA波前像差仪,随机对2006.7~2007.1在我院接受视网膜复位术且术后复查资料齐全的累及黄斑的非复杂性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患者43人(43眼)行术前及术后不同时期光学相干断层扫描及波前像差测量,根据病史长短分为<30d、30~180d、>180d三组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
1、三组患者术后视力恢复程度与OCT观测的黄斑结构改变、视网膜下液残留量、神经上皮层脱离高度及神经上皮层厚度成负相关,且随时间延长上述变化的数量及程度逐渐下降,神经上皮层脱离高度及神经上皮层厚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三组患者术后患眼的球镜度、柱镜度及总高阶像差、水平慧差、垂直慧差、球差都有增加,且随时间延长上述波前像差值逐渐降低,三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1、累及黄斑的孔源性视网膜脱离复位术后,视功能恢复不良的原因经OCT证实为黄斑结构的改变,包括:神经上皮层脱离、色素上皮层脱离、黄斑囊样水肿及黄斑前膜。
2、波前像差结果显示除了球镜度、柱镜度变化外,高阶像差也有变化。OCT、波前像差能更精细、更客观地解释部分患者术后视功能恢复不良的原因。
|
|
|
会议投稿录入:liuminmin007 责任编辑:毛进 |
|
|
上一篇会议投稿: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玻璃体切除术后的白内障手术 下一篇会议投稿: 玻璃体手术在治疗严重渗出性视网膜脱离中的作用探讨 |
|
|
【字体:小 大】【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