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公告:

  没有公告

您现在的位置: 心灵之窗-眼科医生网 >> 眼科常识 >> 第12届全国会 >> 眼底病12 >> 正文
专题栏目
更多内容
相关文章
更多内容
复方氟尿嘧啶注射液防治兔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的实验研究         
复方氟尿嘧啶注射液防治兔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的实验研究
作者:高苗苗 王… 文章来源: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眼科 030001 点击数:1542 更新时间:2007/6/16 17:18:34
目的:研究复方氟尿嘧啶注射液对兔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Proliferative Vitreoretinopathy, PVR)的防治作用。 方法:32只有色家兔随机分为对照组及A、B、C组。每组左眼为实验眼,玻璃体腔注射富含血小板血浆,建立PVR模型。建模后第2天,A组玻璃体腔注射0.1mg氟尿嘧啶注射液(5-Fu)0.1ml; B组、C 组分别注入0.1mg及0.4mg的复方氟尿嘧啶注射液0.1ml;对照组则注入等量平衡盐溶液。分别于不同时点行裂隙灯、眼底、闪光视网膜电图(F-ERG)、眼B超及视网膜组织病理学检查。 结果: ⑴裂隙灯检查:对照组及A、B组眼前节未发现明显异常;C组于注药后10天开始出现晶状体后囊混浊,35天时晶状体完全混浊。 ⑵眼底检查: A、B组及对照组于注药后7d、14d、21d,同一时间点各组间比较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35d时, B组PVR级别明显低于对照组及A组,组间比较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与A组比较仍无统计学意义(P>0.05)。C组屈光介质混浊,眼底未能进行观察统计。 ⑶ F-ERG检查:各组注药前1d、注药后1d,组间F-ERG b波波幅比较,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注药后14 d,各组b波波幅比较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45.52±16.50,A组:65.60±26.37,B组:106.58±34.66,C组:78.91±8.35);注药后35 d, B组(100.65±34.42)b波波幅明显高于对照组(21.23±11.50)及A(41.63±20.64)、C(40.51±8.23)组,除A组与C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外,其余各组间比较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⑷ 眼B超检查: 14d时,A组及对照组视网膜明显增厚;B组及C组出现不同程度的玻璃体增殖条索。35d时,A组及对照组视网膜表面出现较厚的增殖膜,各有5眼发生广泛性视网膜脱离;B组及C组视网膜略增厚,B组2眼发生局限性视网膜脱离,C组未见明显网膜脱离发生。 ⑸视网膜组织病理学检查:注药后14d,对照组及A组视网膜增生明显,线粒体肿胀空泡变;B组和C组视网膜可见少量纤维成分,各层结构完整,部分视细胞内节线粒体轻度肿胀。注药后35d,对照组及A组在脱离的视网膜前有较厚的增殖膜,视网膜结构破坏;B组视网膜出现轻度纤维增殖,视细胞内节部分线粒体空泡变;C组视网膜各层结构紊乱,内界膜不清,表面纤维素性渗出,内节线粒体破坏严重,外节盘膜扭曲变形。 结论: ⑴0.1mg复方氟尿嘧啶注射液玻璃体腔注射对兔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可起到一定的防治作用,其疗效优于等量的氟尿嘧啶注射液,且无明显毒副作用。 ⑵0.4mg复方氟尿嘧啶注射液玻璃体腔注射可在一定程度上延缓兔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的发生发展,但对视网膜及晶状体有明显毒性。
会议投稿录入:kongmiao2000    责任编辑:毛进 
  • 上一篇会议投稿:

  • 下一篇会议投稿:
  • 【字体: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眼科医生网 眼科医生网版权所有 @ 1998-2012
    部分文章和资源来源于网络,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请指出! 站长:毛进
    信息产业部备案
    *京ICP备180301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