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 脉络膜新生血管(choroidal neovasculariztion, CNV)是引起视力严重进行性损害的重要原因之一,其发病机制尚未阐明。CNV的细胞成分复杂,主要包括血管内皮细胞(vascular endothelial cells, VEC)、血管平滑肌细胞(vascular smooth muscle cells, VSMC)和巨噬细胞等。骨髓来源细胞(bone marrow-derived cells, BMCs)参与肿瘤、缺血等病理情况下新生血管的形成。近期的研究发现,CNV中的细胞也有双重来源,即原位固有的细胞和BMCs。本研究探讨激光诱发小鼠CNV后,BMCs在其眼部的分布和表型,为BMCs参与CNV生成机制及针对BMCs防治CNV的研究提供必要的信息。
方法 以绿色荧光蛋白(green fluorescent protein, GFP)转基因小鼠为供体,野生型C57BL/6J小鼠为受体进行骨髓移植。嵌合体小鼠为处理组,野生型小鼠为对照组。应用532nm倍频激光光凝诱发CNV。眼底荧光素血管造影和组织病理学分析确定模型稳定后,实验眼作冰冻切片进行免疫荧光染色,观察GFP+细胞在眼部的分布和表型。
结果 眼底荧光素血管造影和组织病理学分析结果显示,激光后7天,CNV已经生成;激光后14天,CNV的厚度较之前显著增加,其后变化不明显,CNV的生长趋于稳定。免疫荧光染色结果显示,CNV生长稳定后, GFP+细胞分布于CNV区域(包括CNV深层的脉络膜)、CNV表层的视网膜、角巩膜缘、睫状体、视盘周围及远离CNV的视网膜、脉络膜和巩膜;CD31(VEC细胞标志物)或αSMA(VSMC细胞标志物)阳性的GFP+细胞仅出现于CNV区域;F4/80(巨噬细胞标志物)和GFP双阳性的细胞不仅出现在CNV区域,还出现在CNV表层的视网膜、角巩膜缘和睫状体,其中位于CNV表层视网膜内的F4/80+/GFP+细胞具有树枝状形态;其他分布于视盘周围等处三种细胞标志物均阴性的细胞的类型尚无法确定。。
结论 激光诱发小鼠CNV后,分化为血管细胞的BMCs可特异性向CNV区域趋化,出现在眼部其他区域的部分BMCs是巨噬细胞或树突状细胞。推测CNV微环境对BMCs有特异趋化作用并可维持BMCs向部分CNV细胞成分分化;BMCs在眼部除参与CNV形成外,可能还有其他功能。分化为血管细胞的BMCs可望成为CNV靶向治疗的载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