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后房型人工晶状体瞳孔夹持临床分析 |
|
作者:王永毅 文章来源:河南大学淮河医院 开封市包北路8号 点击数:1128 更新时间:2008/1/13
|
|
目的 探讨后房型IOL瞳孔夹持的原因及预防。方法 对28例(28眼)白内障摘除、后房型IOL植入术后,发生IOL瞳孔夹持,进行术前白内障类型、眼部情况,术中、术后处理,视力变化及其原因进行分析。结果 先天性白内障6眼(占21%);外伤性白内障2眼(占7%);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临床发作期合并白内障14眼(占50%);青光眼小梁切除术后4眼(占14%);老年性白内障2眼(占7%)。术前正常瞳孔10眼(占36%);瞳孔5-7mm散大18眼(占64%)。术前正常前房深度8眼(占29%);术前浅前房20眼(占71%)。术中晶状体后囊破裂1眼(占4%)。术后曾用散瞳剂8眼(占29%)。IOL瞳孔夹持发生时间:术后3-7天9眼(占32%);术后1-2周19眼(占68%)。IOL瞳孔夹持后裸眼视力下降25眼(占89%)。28眼眼压均正常。结论 儿童白内障术后葡萄膜炎反应重,常有散瞳剂治疗,炎症导致虹膜粘连和晶状体上皮细胞增生及皮质再生,使IOL固定空间受影响。术前较大瞳孔者,常导致虹膜与晶状体囊膜或周边残余皮质粘连。部分IOL未植入囊袋内,影响IOL固定空间。彻底清除晶状体皮质,IOL植入囊袋内,大瞳孔者,考虑瞳孔成形,有预防意义。
[关键词] 白内障;后房型人工晶状体;瞳孔;夹持 |
|
|
会议投稿录入:毛进 责任编辑:毛进 |
|
|
上一篇会议投稿: 人工晶状体脱位的原因及手术治疗 下一篇会议投稿: 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扭摆模式下改良后超声乳化针头的临床效果观察 |
|
|
【字体:小 大】【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