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不同的角膜上皮瓣复位方式对EPI-LASIK手术的影响 | 
					 | 
					作者:白继  文章来源:重庆市渝中区大坪长江支路10号第三军医大学大坪医院眼科  点击数:1363  更新时间:2008/2/14   
                                                      
                                                       | 
					 | 
					不同的角膜上皮瓣复位方式对EPI-LASIK手术的影响
 
 白继 李海军 刘李娜 
 第三军医大学大坪医院眼科
 重庆市渝中区大坪长江支路10号,400042
 
 目的  EPI-LASIK术中应用两种不同的角膜上皮瓣复位方式,观察术后角膜上皮瓣复位、固位以及复活的情况,探讨临床更易更好的角膜上皮瓣复位方法。
 方法  将予完成EPI-LASIK的30例(60眼)近视患者左、右眼随机分为A、B两组。两组除角膜上皮瓣复位方式不同外,其余处理完全一致。A组按常规的“顺水推舟”方式恢复角膜上皮瓣;B组没有应用大量的水冲洗,而采用的湿润棉签角膜表面“清洁”后,直接角膜上皮瓣复位。术中应用“A超”在激光治疗后、及上皮复位后进行角膜中央区测厚,判定角膜水肿情况。在术后1、3、24小时观察角膜上皮瓣复位、固位以及复活情况。
 结果  两组术后1小时角膜上皮瓣情况,A组水肿明显比B组严重;3小时角膜上皮瓣移位发生及程度A组明显比B组严重;24小时A组角膜上皮瓣水肿、“纹状”变性多于B组。角膜测厚显示:A组较B组平均增加62微米。
 结论  在EPI-LASIK术中,与临床常用的“水复位”的A组相比,“干燥法”处理的B组可明显减少术后角膜基质水肿情况,从而更加有利于术后角膜上皮瓣的复位、固位以及复活情况。  | 
					
					 | 
		
					 | 
					
					| 会议投稿录入:毛进    责任编辑:毛进  | 
					 | 
					 | 
					上一篇会议投稿: 准分子激光屈光性角膜手术与立体视功能的临床研究 下一篇会议投稿: LASIK治疗儿童单眼远视性弱视术后眼波前像差变化 | 
					 | 
					 | 
					| 【字体:小 大】【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