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 通过定量比较不同形态老年性白内障的视网膜散射光、晶状体密度、最佳矫正视力(BCVA)及三者间的相关性分析,探讨视网膜散射光用于老年性白内障诊断的临床意义。
方法 选择就诊于我院的年龄相关性白内障73例(78眼),利用Pentacam HR Scheimpflug系统 (德国Oculus公司) 观察晶状体形态,按混浊部位不同分为三组,A组:核性混浊31例(33眼)、B组:皮质性混浊24例(27眼)、C组:后囊膜混浊18例(18眼)。采用C-Quant散射光计量仪 (德国Oculus公司) 测量视网膜散射光;EDTRS (Early Treatment Diabetic Retinopathy Study) 视力表检测BCVA;Pentacam HR测量混浊区的晶状体密度;其中核性白内障采用3D法测量晶体核区域3 mm×3 mm范围的平均及最大密度;皮质性及后囊下白内障采用线测法测量瞳孔区3 mm范围内最大密度。
结果 三组间的BCVA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 = 0.423,P>0.05);三组间的视网膜散射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 = 28.925,P<0.01)。核性白内障眼的散射光与晶状体最大及平均密度呈线性正相关(r = 0.932, P<0.01; r = 0.865, P<0.01);矫正年龄影响后核性白内障眼的散射光与BCVA的相关系数r = 0.835 (P<0.01)。皮质性白内障眼的散射光与晶体密度的相关系数r = 0.623(P<0.05);矫正年龄影响后皮质性白内障眼的散射光与BCVA的相关系数r = 0.45 (P<0.05)。后囊膜下白内障眼的散射光与晶体密度的相关系数r = 0.421(P<0.05),矫正年龄影响后后囊膜下白内障眼的散射光与 BCVA的相关系数r = 0.321 (P>0.05)。
结论 不同形态老年性白内障的BCVA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视网膜散射光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核性白内障眼的散射光与Pentacam HR测得的混浊区的晶状体密度及视力有良好的一致性;皮质性白内障眼的散射光与Pentacam HR测得的混浊区的晶状体密度一致性较好,同时也可反映视力的受损程度。后囊膜下白内障眼的视网膜散射光与混浊区的晶状体密度有良好的一致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