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ASIK治疗近视五年回顾分析 |
|
作者:任茜 汪辉… 文章来源:第三军医大学西南眼科医院 400038重庆 点击数:1334 更新时间:2004/6/11
|
|
目的 分析LASIK手术的人群构成比,比较不同年龄近视患者行LASIK手术后的安全性、有效性和稳定性,并观察术前预留屈光度对术后疗效的影响。
方法 本研究的对象包括从1998年1月以来经同一手术医生完成的LASIK手术近视患者共5519例(11021眼),其纳入标准包括:1、年龄在18~50岁。2、球镜在-1.00~-17.50D(平均6.25±1.46D),柱镜在0.00~-6.25D(平均-0.95±1.62D)。3、排除原发手术失败的病例。所有病例按年龄分成三组:Ⅰ组(全矫组)7350只眼,年龄18~27岁;Ⅱ组(预留-0.25D组)2448只眼,年龄28~36岁;Ⅲ组(预留-0.50D~-0.75D组) 1223只眼,年龄36~50岁;观察指标包括视力、屈光度、眼压、角膜厚度、角膜内皮细胞记数和角膜曲率。随访时间1~5年。
结果 5519例患者中,学生所占比例最高,共7972例(72.33%),教师次之,共1952例(17.71 %)。没有最佳矫正视力丢失的有10706眼(97.14%),最佳矫正视力丢失2行以上的有146 眼(1.32%)。裸眼视力≥1.0的有10048眼(91.17),≥0.5的有10892眼(98.82%)。术后残余屈光度在-0.5~+0.5D之间的有10194眼(92.49%),在-1.00~+1.00D之间的有10746 眼(97.5%)。在Ⅱ组和Ⅲ组中,实际残余屈光度的平均值分别为-0.21D和-0.39D。
结论 选择LASIK手术的患者以学生居多。不同年龄患者行LASIK手术后都可获得较好的安全性、有效性和稳定性。对年龄较大的患者术前预留屈光度可使其获得更好的视近效果。
关键词:LASIK,近视
|
|
|
会议投稿录入:毛进 责任编辑:毛进 |
|
|
上一篇会议投稿: LASIK术后欠矫再次行PRK矫正1例 下一篇会议投稿: 角膜移植术后高散光行RGP矫正1例 |
|
|
【字体:小 大】【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