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公告:

  没有公告

您现在的位置: 心灵之窗-眼科医生网 >> 眼科常识 >> 第16届全国会 >> 正文
专题栏目
更多内容
相关文章
更多内容
角膜塑形镜对周边屈光度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           ★★★
角膜塑形镜对周边屈光度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
作者:陈志 文章来源: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眼科 点击数:358 更新时间:2011/9/13

目的 研究角膜塑形镜(OK镜)对周边屈光度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
方法 自身对照研究。11名被试儿童先后在配戴OK镜前和配戴OK镜后的一个月,分别进行主觉验光、角膜地形图和眼周边屈光度的测量,被试眼均为右眼。在进行周边屈光度测量时,被试儿童依次注视从鼻侧30°到颞侧30°的7个5m视标,用红外自动验光仪分别获取6个周边屈光度和1个中心屈光度。将周边屈光度减去中心屈光度得到相对周边屈光度(RPR),然后计算配戴OK镜前后各个角度上的RPR差值。分析角膜前表面切向(Tangential)屈光力,从鼻侧5mm到颞侧5mm,以1mm为单位,对水平向11个位点的角膜切向屈光力进行记录,并分析前后变化。同时模拟高斯光学系统,用三角函数估算出各个测量角度相应的角膜前表面位置,读取7个位点的角膜前表面矢向(Sagittal)屈光力,计算它们在配戴OK镜前后的差值,与相应位置的RPR差值做相关分析。配戴OK镜前后的RPR值和角膜屈光力值比较均采用配对t检验,RPR差值与相应角膜前表面矢向屈光力变化的关系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
结果  配戴OK镜前,各个角度的相对周边屈光度均呈远视(鼻侧10°除外),幅度随周边角度增加而增大,表现为鼻、颞侧不对称,以颞侧屈光度更偏远视。配戴OK镜一个月后,所有角度的RPR值发生近视化改变(鼻侧10°除外),越到周边RPR值变化越大,以颞侧更偏近视。与配戴OK镜前的RPR值相比,在鼻侧30°和颞侧10°、20°、3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分别为p=0.043,p=0.013,p<0.001,p<0.001)。配戴OK镜前后各个角度RPR的差值,与相应角膜前表面矢向屈光力的变化值呈显著相关(R2=0.7083,p=0.018)。
结论 配戴OK镜能改变眼周边屈光度,使其发生近视化改变。这种改变与OK镜重塑角膜前表面形态的作用紧密相关,其中反转弧起了重要作用。

会议投稿录入:毛进    责任编辑:毛进 
  • 上一篇会议投稿:

  • 下一篇会议投稿:
  • 【字体: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眼科医生网 眼科医生网版权所有 @ 1998-2012
    部分文章和资源来源于网络,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请指出! 站长:毛进
    信息产业部备案
    *京ICP备180301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