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念 白内障囊外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尤其超声乳化手术的普及是目前广泛应用的现代白内障手术方法,一般术后早期前房炎性反应较轻,多在术后1~2周内消失[1]。早期的炎症反应消退一段时间后又突然出现,甚至表现为较严重的全葡萄膜炎即为迟发性葡萄膜炎(DAAU)[2]DAAU;而广义的DAAU还有更丰富的内容,如眼外伤后的葡萄膜炎等。。据文献报道本病发病率为0.65%~7.5%不等[2,4,5]。上述为狭义的
发病机制 迟发性葡萄膜炎是一种多因素参与的复杂病理过程。其发病机制可能与自身免疫反应有关[6],是机体对识别自身晶状体抗原的功能紊乱所致 [7]。术后少量残留的晶状体皮质及消毒人工晶体残留的乙烷气体可作为抗原刺激机体产生相应抗体,通过受损的血-房水屏障进入眼内,形成不能被清除的可溶性抗原-抗体复合物,引起局部及循环免疫复合物浓度升高[8],免疫复合物亦可直接或随血液循环在葡萄膜组织中沉积,通过激活补体系统、吸引中性白细胞和血小板聚集,释放多种水解酶和大量自由基而引起组织损伤。同时补体系统和凝血系统激活可使纤维蛋白原形成纤维素,通过破损的血-房水屏障进入前房,形成纤维素样渗出及晶状体表面膜状物附着[9]。笔者认为术中后囊破裂亦可能使眼内屏障进一步破坏,晶状体抗原直接与葡萄膜接触发生免疫反应。
免疫功能研究 1、T淋巴细胞及亚群:活动期葡萄膜炎CD4辅助/诱导T细胞)及CD8(抑制/细胞毒T细胞)均升高,但CD8增高幅度更大,导致CD4/CD8下降;发病不同时期淋巴细胞亚群数量的不等提示机体免疫功能状态的不同[10];CD3(全T细胞)也有所下降,提示本病存在着细胞免疫功能缺陷。2、免疫因子水平:白细胞介素2(IL-2)是重要的免疫调节因子之一[11],有研究表明葡萄膜炎患者在OKT4/OKT8异常的同时IL-2也显示相应降低;另有研究显示白内障术后一周IL-2水平下降,IL-2/SIL-2R(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比值降低[12]。以上两种情况均提示IL-2水平下降与机体免疫功能下降的一致性。
治疗研究 1.首选局部应用皮质类固醇药物。严重者可配合全身皮质激素冲击治疗。2.国外学者Flach等术前术后用0.5%Ketorolactromethamine眼液滴眼已获得明显抗炎效果。3.对于已形成的人工晶体前膜,有眼内注射t-PA(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 [13]或结膜下注射5-Fu(5-氟尿嘧啶) [14]和尿激酶[15]以促进吸收的报道。4.取出人工晶体:对于频繁复发且不易控制者,认为与人工晶体可能有关时,可取出人工晶体。
展望 1、进一步探讨发病机制。2、诊断金标准。3、探讨防治新方法,降低发病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