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 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检查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诊断的普及上越来越受到眼科同仁的重视,但在DR追踪治疗中尚显不够,为确定FFA在全视网膜激光光凝和/或玻璃体切割术治疗后的应用价值,对符合FFA检查条件DR患者再次进行FFA,以便为持续治疗提供依据,并探讨FFA复查在追踪治疗中的时机。
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年1月-2011年3月间住院接受全视网膜光凝和/或玻璃体切割术治疗患者的FFA检查和再次接受FFA检查的资料,共33例33只眼,再次接受FFA检查时间为术后1周至6月,以视网膜后极部检查为主,并摄取周边视网膜造影像,对视网膜循环进行整体角度的评估,包括视网膜动静脉循环情况,视神经缺血状况,视网膜新生血管位置和范围以及萎缩改变,视网膜无灌注区程度和范围,黄斑水肿有无等。
结果 术后1-2周内患者进行FFA复查10只眼,术后2-1月内患者进行FFA复查8只眼,术后1-3月内患者进行FFA复查9只眼,术后3-6月内患者进行FFA复查5只眼。从造影角度分析和评估视网膜损害程度和手术疗效,与第一次FFA检查结果比较,所有患者激光和/或玻璃体切割术后后极部眼底荧光像显示:接受玻璃体切割术后屈光间质清晰,玻璃体积血、增殖膜大部分清除,术后可见激光光凝斑范围,光斑大小、间隔、反应级别清晰,光凝后视网膜新生血管部分萎缩,视网膜的缺血程度改善,FFA可发现视网膜循环异常特征,如视网膜动静脉循环迟缓,后极部散在视网膜微血管瘤性强荧光等;其中视网膜新生血管性荧光素渗漏8只眼,位于视盘外,上下血管弓附近;12只眼仍存在片状无灌注区低荧光,光凝范围不足;9只眼造影晚期视盘荧光着染;12只眼视网膜呈境界模糊的纤维膜性强荧光渗漏;黄斑水肿性高荧光9只眼,黄斑供环迟缓或结构欠清14只眼,较术前FFA图象所有患者视网膜损害明显减轻,但存在需要继续补充激光或药物治疗的客观指征。
结论 DR患者在行全视网膜激光光凝和/或玻璃体切割术后再次接受FFA检查能反映视网膜恢复程度,为视功能维持提供依据,以指导临床后续治疗,尤其需要重视术后1月内FFA复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