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 通过动物实验的方法探讨人工昼夜节律对SD大鼠视网膜生物钟基因Cry1的影响,并观察夏桂成阴阳钟调整理论对视网膜生物钟基因的调整作用。
方法 健康无眼病的雄性SD大鼠48只,随机分成4组,每组12只。对照组饲养在正常昼夜交替节律的环境中,接受自然光线的照射;实验组分为模型组,和A、B两个中药组,饲养在人工昼夜节律环境下,接受人工光源的循环照射,设定每日的光照时间为:明(早6:00至晚24:00),暗(晚24:00至早6:00),循环交替时间为18h/6h。根据夏桂成阴阳钟调整理论及其所拟补阳、补阴两种复方中药制剂每日灌胃两次,出于对大鼠昼伏夜出生活习性的考虑,中药A组大鼠予以上午10:00补阳方灌胃,夜晚22:00补阴方灌胃;中药B组大鼠予以上午10:00补阴方灌胃,夜晚22:00补阳方灌胃。实验第3月时,对各组大鼠行眼视网膜Cry1免疫组化,视网膜钟基因Cry1提取。
结果 SD大鼠视网膜生物钟基因Cry1免疫组化定位于视网膜神经节细胞层。RT-PCR基因定量检测基因含量,模型组及中药A组含量减少,对与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中药B组含量亦减少,但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
结论 日光灯人工昼夜节律循环照射大鼠,对视网膜钟基因Cry1表达有一定影响,遵循夏桂成老中医阴阳钟调整理论,中药A组阳时补阳药阴时补阴药可能对视网膜钟基因表达具有一定的反馈作用,相反的中药B组阳时补阴药,阴时补阳药可能阻碍了视网膜钟基因的反馈调控,以上结论尚需进一步深入研究加以证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