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 总结外伤性眼球运动障碍,复视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避免误诊与漏诊,提高对本病的认识。
方法 回顾总结外伤后眼球运动障碍,复视,影响正常生活及工作的病例,总计170例。入院后检查包括:1. 眼眶局部听诊;2. 眼球牵拉试验;3. 眼眶三维CT重建。患者分别于术前,术后1-6个月检查并记录视力,复视情况及眼球运动情况。术前眼球牵拉试验阳性的病人,经CT检查确定骨折部位,范围及眼肌嵌顿情况。170例中,眼球运动障碍伴眶壁骨折169例。眼眶听诊闻及血管杂音伴颅底,眶壁骨折及无眶壁骨折各1例,均经CTA检查确诊为颈内动脉瘤样瘘,行血管介入检查治疗。术后随诊3-6个月(平均2个半月)。
结果 除1例患者伤后3个月手术,组织广泛瘢痕粘连,肌麻痹部分缓解外,其余患者眼肌功能均于3个月内成功修复,临床症状消除。
结论 外伤后眼球运动障碍是眶壁骨折主要并发症。眶壁骨折修复重建,完美解剖复位是治疗本病的关键。眼球牵拉试验是手术适应症的一项重要指标。眼球牵拉试验,眼眶CT三维重建,可帮助确立诊断并协助提供治疗方案,应作为常规检查。外伤性眼球运动障碍,眶壁,颅底骨折,颈内动脉海绵窦瘘并存者临床少见。眶壁完整的外伤性非限制性眼球运动障碍,易误诊为颅神经麻痹。简单的眼眶局部听诊可避免临床误诊与漏诊,应视为常规检查。术后主动与被动眼肌功能训练,促神经修复药物的应用,可有效缩短病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