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 了解老年眼科疾病患者心律失常心电图情况。
方法 对2010年至2011年我院1 388例60岁以上门诊和住院患者的心律失常心电图进行了回顾性分析。
结果 老年眼科疾病患者心律失常中右束支传导阻滞最多见(25.8%),其次为窦性心动过缓(25.1%),室上性早搏(13.7%),窦性心动过速(12.1%),室性早搏132例(9.5%),窦性心律不齐(7.9%),左束支传导阻滞(7.4%),房室传导阻滞(5.9%),房颤(5.4%)。
结论 根据心电图心律失常的情况,可以判定老年眼科疾病患者是否能够承受眼科手术。 心律失常,常常发生于老年人,往往引起严重后果,这是老年医学的重要研究课题。本文对2010年7月至2011年5月我院1 388例60岁以上门诊和住院患者的心律失常心电图进行了回顾性分析,旨在探讨老年人心律失常的特点及心律失常老人能否承受眼科手术。
1 一般资料
1 388例患者年龄60岁~97岁,平均78.5岁,男684例,女704例。使用心电图机常规描记12导联心电图。心电图诊断标准依据卢喜烈《现代心电图诊断大全》。有一种以上心律失常时,按一种心律失常为1例次统计。本组13例有病窦综合征病史(已安置永久起搏器),77例有冠心病病史,4例有风湿性心脏病史,133例有高血压病史,15例有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病史,36例有糖尿病病史,3例有甲亢病史。
2 结果
心律失常的类型有:窦性心动过速169例(12.1%),窦性心动过缓348例(25.1%),窦性心律不齐111例(7.9%),室上性早搏191例(13.7%),室性早搏132例(9.5%),房颤75例(5.4%),房室传导阻滞82例(5.9%),左束支传导阻滞103例(7.4%),右束支传导阻滞359例(25.8%),起搏心律13例(0.9%)。本组1 281例患者顺利接受了眼科手术。窦房结功能不全表现为严重、持久的窦性心动过缓、窦性静止、交界性逸搏心律以及快速房性心律失常,本组13例符合病窦综合征诊断,均安置了永久起搏器,并取得良好疗效,能够接受眼科手术。本组窦性心动过缓(40次/min左右)2例、窦性心动过速(110次/min以上)45例、房性心动过速2例、快速型房颤9例、频发室性早搏31例、多源性室性早搏3例、Ⅱ度Ⅱ型房室传导阻滞Ⅰ例、Ⅲ度房室传导阻滞1例,经过内科检查治疗后,有83例接受了眼科手术。
转3 讨论
从1 388例老年眼科疾病患者的心律失常分析中看出,心律失常最多见为右束支传导阻滞,其次为窦性心动过缓,室上性早搏,窦性心动过速,室性早搏,左束支传导阻滞,房室传导阻滞,房颤,起搏心律等。1 388例中268例有各种慢性病史,占19.3%。本组心律失常中窦性心动过缓348例(25.1%),窦性心动过速169例(12.1%)。一般认为,随年龄增长心率逐渐减慢,植物神经对心率的调节功能减弱,老年人整个白天心率变化减少,而心率对次极量运动的反应可夸大[1],因此老年人窦性心动过缓、窦性心动过速增多。人进入老年后,心肌细胞逐渐萎缩,胞核增大,瓣膜钙化,窦房结及传导系统的自律性、传导性均降低,窦房结和结间束及其周围区域的胶原纤维局灶性增厚和脂肪浸润,而起搏细胞数目减少,结缔组织增多,引起室上性心律失常。其次,炎症、退行性病变,纤维化或缺血引起心房的病理改变是室上性心律失常的病理基础[1,2]。室上性心律失常在老年人中很常见,本组室上性早搏191例(13.7%),房颤75例(5.4%)。室性早搏发生频率和复杂性随年龄增长而相应增加,其发生机制尚不清楚,可能与隐匿型冠心病、左心室肥厚或扩大、血浆中儿茶酚胺浓度增高以及QT间期相对延长有关[3]。本组室性早搏132例(9.5%),明显少于室上性早搏。本组心律失常中右束支传导阻滞的最多,359例,占25.8%,左束支传导阻滞103例,占7.4%,房室传导阻滞82例,占5.9%。传导阻滞与传导系统的老化、变性、电解质紊乱以及各种心脏疾病的增加有关。本组老年眼科疾病患者一般能够承受眼科手术。窦性心动过缓(40次/min左右)、窦性心动过速(110次/min以上)、房性心动过速、快速型房颤、频发室性早搏、多源性室性早搏、Ⅱ度Ⅱ型房室传导阻滞、Ⅲ度房室传导阻滞者,暂不宜接受眼科手术,需要经过内科检查治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