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 探讨23G微创玻璃体手术切口漏的不同临床表现及术后低眼压的发生率。评价该手术潜在的风险及安全性。
方法 观察63眼采用23G微创玻璃体手术术中术后穿刺口漏的不同表现,以及术后低眼压的发生率和低眼压的临床转归。
结果 采用23G微创玻璃体手术的63眼中,12眼进行眼内硅油填充,26眼行眼内注气,25眼玻璃体切除术后未行眼内填充。穿刺口漏主要表现为穿刺口处结膜下液体聚集隆起、气体进入结膜下并游走伴有明显低眼压,以及硅油经穿刺口溢出并进入结膜下。硅油填充组2眼(16.6%)术后硅油经穿刺口漏出进入结膜下而发生低眼压,分别为8,9mmHg,行穿刺口缝合及结膜下硅油取出。气体填充组有6眼(23%)术后眼压在7~9mmHg间,平均眼压8mmHg。未填充组有10眼(40%)术后眼压在6~8mmHg间,平均眼压为7mmHg。除2例硅油漏出而行再次手术修补外,其余16眼( 88.9%)低眼压均在3~5日后恢复正常,且无相关的低眼压并发症。
结论 23G微创玻璃体手术穿刺口漏可造成术后暂时性低眼压,通常可逐渐自行恢复,必要的眼内填充可有效地降低术后低眼压的发生。术后低眼压的潜在并发症应得到充分的重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