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 探讨中国防盲治盲工作中眼保健人力资源的的培养和培训方法,建立符合中国国情的可持续发展的防盲培训体系。
方法 重点分析国际和国内眼科人才培养的现状及相关的政策导向,及近年来辽宁省防盲治盲工作在人力资源培训中所取得的成果和经验,研究对不同眼保健级别中眼科专业人才提供适宜的眼保健技能和知识培训的培训体系。
结果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对医务工作者的定义,防盲工作人员包括:社区卫生工作(初级眼保健)、全科医生(初级眼保健)、验光师(初级眼保健)、配镜师(初级眼保健)、眼科职业医师/助理医师(二、三级眼保健)、中医眼科医师及眼科护理人员。因此何氏眼科针对中国医疗资源分配不衡量、眼科职业医生培训期长、基层眼保健人才缺乏、眼科疾病的患病特点的现状,总结“十一”期间防盲治盲培训活动的经验,提出:按照国家专科医师培养模式,开展眼科专科医生的标准化培训,建立培训基地,全面提高眼科执业(助理)眼科医师的临床实践能力,科研可能和教育培训能力,同时加强进修医生及眼科护理人员的培训;规范和统一专业验光师的职业培训,提高提高职业考试的申请条件和专业知识的考核范围;在本科、专业医学生教育课程中增加眼科公共卫生学内容及眼科临床见习活动;在眼科医生、验光师和配镜师继续再教育课程中的社区眼保健的实践和相关防盲项目的设计及管理知识的培训;对县级医生开展小切口白内障手术技能培训,实现“白内障手术”本土化;对全科医生、社区医生、基层医生提供初级眼保健技能培训,并建议其内容作为执照申请考试和继续再教育考核的一部分;全面发展中医眼科学,与西医眼科学互相补充,开展中西医眼科专业培训;对社区工作人员的进行初级眼保健知识培训;在社区开展眼保健知识的公共教育等。
结论 眼科人才的培养不是孤立存在的,是与政策法规、医疗保险制度、医疗市场体制、社会医疗资源的需求相一致的。因此在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时,必须因地制宜,量体裁衣,建立一个经济效益型的眼科医疗培训体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