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 对青少年近视患者调节滞后量的测定,从而推测配戴框架眼镜对青少年近视发展的影响,客观地对其评价以指导临床工作。
方法 对40例(80眼)首诊为近视的青少年者进行回顾性研究,年龄在13~16岁,首诊屈光不正度(等效球镜)(-1.24±0.63)D,分成两组,A组为19名近视未戴镜患者组,B组为21名近视戴镜患者组,测定其1年来散瞳检影验光的等效球镜的变化,并利用综合验光仪的融合性交叉柱镜(调节刺激下的调节反应)测定其调节滞后量。应用SPSS15.0统计软件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采用配对样本的t检验。
结果 A组为近视未戴镜患者组检影验光的等效球镜的变化值为(-1.01±0.53)D ,调节滞后量为(+0.87±0.34)D,B组为近视戴镜患者组检影验光的等效球镜变化值为(-0.65±0.49)D,调节滞后量为(-0.25±0.43)D,低于近两者均低于近视未戴镜者,统计学分析有显著差异(P<0.05)。
结论 临床中,近视患者若确诊为真性近视,则需尽早配戴眼镜,以防由于调节滞后引起的近视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