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 探讨眼眶髓外浆细胞瘤的临床特点及诊断。
方法 患者男,40岁,因“右眼疼痛伴视力骤降10+天”于2010年8月27日入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眼科治疗。于2010年8月30日在全麻下行“右眼眶肿物切除+睑裂缝合术”,于右眼球后切除包绕视神经肿物送病理检查,术后予加压包扎及抗炎对症处理。
结果 CT检查示:右眼眼眶内球后结节状软组织影,1.3*1.5cm大小,强化明显,似与视神经关系密切,斜坡信号异常,性质?MRI检查示:右侧眶尖软组织肿块,约1.75*2.58大小,肿块包绕视神经,增强扫描肿块均匀强化;斜坡骨质破坏,增强均匀强化;右侧筛窦结节,约0.82*1.77大小,增强均匀强化,考虑肿瘤组织细胞增生症?病理检查示:右眼眶灰白组织2*2*0.4cm,视神经周围见形态相对一致的中等大小细胞弥漫浸润。免疫表型检测示:CD43(+++),CD68/KP1(+),Mum1(+),Ki-67阳性率约为70%。考虑淋巴造血组织恶性肿瘤浸润,倾向侵袭性B细胞肿瘤。骨髓穿刺活检示:有核细胞增生明显取代部分脂肪组织,增生的细胞主要是浆细胞样细胞,成片或灶性分布,约占有核细胞80%以上。免疫表型检测:CD138(+++),CD43(+++)。骨髓病变为淋巴造血组织恶性肿瘤浸润,系B细胞肿瘤,符合浆细胞瘤。诊断为:右眼眶侵袭性B细胞淋巴瘤,转肿瘤科行V-HyperCVAD方案化疗,半年后随访患者右眼眶、脑实质、右侧锁骨下窝淋巴结、胸腹淋巴结、结肠、髂骨及枕骨斜坡广泛受侵。
结论 眼眶髓外浆细胞瘤多发生于中老年男性,眼部症状常被认为是首要症状,CT、MRI对诊断有一定的价值,主要表现为局部软组织肿块影,边缘较清晰,眼眶骨壁常无破坏。PRI平扫呈等T1等T2信号,增强后呈均匀强化。但确诊有赖于组织病理学检查,免疫组化染色标记免疫组化特异抗体有助于明确诊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