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公告:

  没有公告

您现在的位置: 心灵之窗-眼科医生网 >> 眼科常识 >> 第16届全国会 >> 正文
专题栏目
更多内容
相关文章
更多内容
非动脉炎性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110例临床分析           ★★★
非动脉炎性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110例临床分析
作者:张铭连 文章来源:河北邢台眼科医院 点击数:308 更新时间:2011/9/13

目的 探讨非动脉炎性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的发病诱因、临床特征和预后。
方法 对110例非动脉炎性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的临床资料包括血压、血糖、血脂、头颅CT或MRI、视力、视野及预后等,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 110例患者中,男58,女52,男:女=1.16:1;年龄28~82岁,平均年龄53.47岁。年龄中位数54岁; 患者中高血压、糖尿病和血脂异常的比例分别为40.9%%(45/110)、38.2%(42/110)和32.7%(36/110);心电图缺血性改变者30例(27.27%); CT显示腔隙性脑梗塞8例(7.27%);33例行FFA检查,合并糖网者5例(4.55%)。56例59眼患者出院时视力提高≥3行(51.8%)。99例103眼行视野检查下方视野缺损54眼;上方视野缺损22眼;其他类型视野损害包括仅留颞侧可视区、与生理盲点相连的上下方弓形暗点、管状视野、广泛视野缺损、看不到示标、中心暗点。44眼行PVEP检查35眼(79.5%)显示异常;P100潜伏期延长30眼(68.2%);波幅降低35眼(79.5%);33例患者进行了FFA检查均表现为视盘早期部分或全部弱荧光,随时间延长荧光增强渗漏,晚期强荧光染色。
结论 非动脉炎性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的发病年龄多在45~65岁(72.73%),全身因素主要为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视力损害程度不等,中西医结合治疗可有效地改善视野,提高视力。及早诊断和治疗有助于提高疗效。

会议投稿录入:毛进    责任编辑:毛进 
  • 上一篇会议投稿:

  • 下一篇会议投稿:
  • 【字体: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眼科医生网 眼科医生网版权所有 @ 1998-2012
    部分文章和资源来源于网络,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请指出! 站长:毛进
    信息产业部备案
    *京ICP备180301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