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 了解可拆除缝线小梁切除术术后早期拆线时间与近、远期降眼压效果的相关关系。
方法 初次接受可拆缝线小梁切除术的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88人(88眼)。术者遵统一程序行小梁切除术,使用2根可拆除缝线关闭巩膜瓣,术中均使用丝裂霉素C。记录两根缝线各自的拆线时间,拆线前后眼压、前房情况、滤过泡形态以及拆线相关并发症。统计方法,配对t检验,相关分析。
结果 患者年龄62±7.5,其中男性34人(38.6%)。术前最佳校正视力(LogMAR)0.5±0.3,周边前粘连(PAS)10.1±2.1钟点,杯盘比0.80±0.17,视野(MD)-10.2±19.4。术后33眼拆除2根缝线,第1、第2根缝线拆线时间为8.0±8.7日和13.7±11.5日,拆线前眼压19.2±7.8mm Hg。2根缝线拆除后眼压即刻(未按摩)降低(P<0.001),幅度分别为3.0±4.8mm Hg和2.5±2.7mm Hg。术后1月、3月及6月时眼压14.2±4.3mm Hg,13.1±4.2mm Hg和13.7±4.1mm Hg。相关性分析显示缝线拆除降低眼压幅度(术后1日眼压减术后6月眼压)与患者年龄、术前视力、视野MD、杯盘比、PAS及中央前房深度无关,与第1(r=-0.44,P<0.01)、第2根(r=-0.38,P<0.01)术后拆线时间呈负相关。并发症包括一过性浅前房3眼(3.4%),巨大滤过泡1眼。未观察到雨刷样角膜病变、拆线失败、角膜上皮磨损及结膜下出血。
结论 初次接受应用抗增殖药物的可拆除缝线小梁切除术的闭角型青光眼患者,术后较早拆线降眼压幅度大,可能更好地控制术后眼压。 |